这七八年下来,她也算是狠攒了一笔钱。
只是这钱看着是多,但花起来却格外的快。
两年前给老大的临时工是花钱买的,当时即便是托关系,最后还是花了二百块。
紧接着娶大儿媳妇,因为她是城里人,按照城里的规矩,三转一响必须得有。
为了日后的孙子孙女能够吃上商品粮,她也是认了。
这些东西加上宴请,又去了大几百。
可以说,光是大儿子一人,这两三年来就去了一千左右。
如今她手头也只有一千出头。
现在儿女都大了,家里根本住不开,大儿媳妇的户口挂在娘家,她又三不五时的带着男人孩子回去,整得大儿子就跟上门女婿似的。
她想买个房子,一问随随便便一间都要几百块,她舍不得再花这个钱。
梅芳今年也要十八,嫁人要嫁妆,等她出嫁,后头还有个小的也差不多该娶媳妇。
这一桩桩算下来,家里再多的钱,也遭不住。
如果庆菊母女俩回泗水村,以林家老太婆那岁数,是不是也会回去?
她回去的话,工作她是不敢指望,但是林家在城里的屋子空着,回头她可以租也可以买。
看在亲戚关系上,这不管是租还是买,价格应该都要比市面上的低上许多。
要是关系能再好上一些,回头还可以用帮他们家看房子的名义,直接住进去……
林小红心思多,她在心里一番盘算后,觉得眼下还不是和陈庆菊母女俩翻脸的时候。
今天她不仅要还钱,还得摆出认错的态度,挑些好话说。
这不,她刚一打定主意,门外就传来陈庆菊的声音。
“爹娘在不在?我听说大嫂回来了,是不是把粮本和钱都带过来了?”
本来打算讨好的林小红,在听到钱什么时,心疼的滴血。
来之前她只打算还几十块,但要拿出态度认错的话,必须得给二百七。
有这些钱,再添个两三百,她都能在太宁市买到一间三十来平的筒子楼了。
没关系,这一切都是为了林家那个大宅子。
那大宅子每个房间都大,尤其是那个厅堂,面积都快赶上他们家现在住的这个家属院了。
十年前林家买的时候,据说才花了六七百。
她只要能住进去,等林家老太婆一死,房子差不多也就等于是他们家的。
哪怕最后林瑶不愿意,大不了他们花钱和她买。
当初林家花了多少,她给多少就是。
打定主意的林小红,将带来的黑狗血扔到角落去,同时不忘拿出钱来数了数,之后揣上粮本出了门。
她庆幸,来时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带足了钱。
不然现在要和老两口借钱,怕是不太可能。
陈庆菊都已经做好要拍打门很久的准备了,哪知这次才拍没多久,陈家的大门就被打开。
看到人,她双眼一亮,直接问:“嫂子,你把东西都带来了吗?瑶瑶说了,你要是不还钱和粮本的话,那一会儿我们就公安局见!”
林小红都快忘了,有多少年没看到这么理直气壮的陈庆菊。
以往因为她要靠自己的两个孩子养老,说话什么的,都感觉要矮自己几分。
现在这样,真的是比林健活的时候,底气还足。
虽然她还没搞清楚具体怎么回事,但既然打定主意要好好缓解关系,那她就得拿出态度来。
“都准备好了,粮本和钱都在这,他小姑你数数看有没有错。哎,说来也怪我,这些年我虽然记账,也念叨着你们母女的不易,却又怕你身上钱票多,遭人惦记,这才任由你们吃了那么多的苦。昨天你大哥出车回来,得知梅芳这些年一直抢瑶瑶的衣服鞋子,先是把我狠狠骂了一顿,之后还拿着皮带去抽梅芳。她小姑,我今天是来给你们赔礼道歉的,希望你大人有大量原谅我!”
她说着,直接给陈庆菊弯腰鞠躬。
这让原本理直气壮的陈庆菊,莫名的心虚。
她伸手接过钱和粮本,之后面色讪讪地说了句:“大嫂你这是做什么呢。你知道自己错了,能改就好。那什么,我家里事情多,我就先回去了。”
说完这话,她头也不回地跑了,隐隐的还听到后面传来林小红说回头要去泗水村那边看她的话。
等她回到林家后,二话不说反手将门关上,这才屁颠屁颠地来到厅堂。
“瑶瑶,妈把粮本和钱要回来了。呐,都给你保管!”
林瑶正在跟语文书奋斗,听到这话,抬头看向陈庆菊,之后伸手接过粮本又翻看了下。
在确认和原主记忆中的一般无二后,就放下,这才开始数钱。
陈庆菊一脸希冀地看着她,见她数钱没搭理自己,就继续说:“瑶瑶,你大舅妈今天突然好奇怪,她还和我弯腰道歉了,说你大舅知道她和梅芳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就很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