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这还真是个现实问题。
然后又有人继续说:“我们要是走了村子怎么办?房子怎么弄,土地怎么弄?”
马德福当然是告诉大家那边有地有房还有自来水。
不过在回应他们这个村子,往后怎么办的时候,他刚说出:“将来这耕地得种树种草,房子也要推平了,种草种树”之时。
底下的村民一下子就炸了,什么情况?
要把他们的房子夷为平地吗?
村民们愤怒起来的时候,马喊水赶紧找了以前发过言的老支书。
可是老支书这个时候也有些不太理解上面的政策。
觉得这么做,那是把他们的村子的根都给挖断了。
这么一弄,原本观众的期待也在一瞬间化为了虚无。
原本还指望老支书能说几句话呢。
可就现在这情况没戏了呀。
也就在这时,马喊水看到了李老爷子。
这个老头都已经90多了。
被人搀扶起来之后,老头没说两句话直接就走,然后大伙就看到原本聚集起来的人群,一下子就没了。
“这……失败了?”
“虽然早就知道整村搬迁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内心深处多多少少还带有一点期待,可是现实情况就是这样啊,这种政策想办成公司的是太难了。”
“可不是嘛,实在是太困难了。”
观众们说的这样的话。
然后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这个事儿肯定做不成。
但没想到马德福在面对这种事的时候。
反倒用了四两拨千斤的手段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怎么做的?
他就光给家家户户的人说,闵宁镇那边的小学教学质量特别好。
孩子们去了那边之后,能够接受很好的教育,但如果留在这边的话,往后能不能上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那都是回事。
这些话语出现之后。
很多老一辈的人也开始考虑起了自己的儿孙。
毕竟他们这帮人,说白了已经老了,可是那些年轻的孩子们,他们以后还要更好的生活呀。
也正是因为村子里的人为自己以后的后代考虑。
所以他们最后选择了搬迁,但在离开之前,马喊水还是把儿子叫到了一望无际的土堆边缘。
“你看看前面,这里埋了你的爷你奶,你太爷太太,和你太爷的爷,你太爷的爷的爷,那里头有历史啊……”
马喊水叹息的看着前面,讲述了一个他们马家先人,在不被其他村子和寨子接纳的情况下,一路往深山老林钻,最后在涌泉村被人接纳的故事。
说起这个故事的时候,他很感慨。
一旁的马德福其实也有那样的感觉。
然后故事说着说着。
马喊水又说到了百家宴,说这个规矩是为了感谢李家先人的帮助。
还说自从这个事情之后,他们马家以后拜的就是两个祖先。
一个是宗亲。
另一个就是恩重如山的马家。
看到这里的时候,很多观众内心深处其实才有了感慨。
血脉宗亲,仁义传承。
这其实才是人们留在这片土地上不愿意搬迁的真实含义。
也是这个村子为什么要叫涌泉村的原因,正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我总算是明白为什么村子不愿意搬迁的原因了,因为那里肯定,有很多像涌泉村一样的故事。”
“这其实也和咱们的民族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的民族知恩图报不忘先人的伟大传统,即便是到了我们这一辈也不应该被忘记。”
“是啊,这就跟漂泊在外如浮萍一样,但总是想着自己的家,那是一个意思。”
“所以无论如何,不管怎么发展我们都得继承老一辈的精气神,这个东西不能丢,因为这是我们的根呀……”
在观众们相互的交流之下。
他们看到马德福提着很多礼品去了李老太爷的家。
老太爷看着他几乎哽咽着说:“咱们这一走,房子撇下了,庄稼撇下了,先人的坟头也撇下来,那是个啥样子的光景,你们敢想想吗?”
马德福最终还是没有劝得动李老太爷。
可让大家震惊的是我因为这个事,李老太爷竟然喝了药。
因为这个事情马德福特别特别内疚。
但他还是坚持在村里的广播站说:“我听我爸说,我们马家先人是被李家的人给留下来的,这一收留就是几带人,所以呀,涌泉村就是我的根,是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的地方。
但是现在这根扎的再深就都吸不上水了。
乡亲们,我们搬出去不是为了断根,我们是要把根移到更肥沃的地方,是为了搭上异地扶贫这班车,是为了得到教育的机会,医疗的机会,得到就业的机会……”
他几乎哽咽着说:“那天我送老太爷去医院,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