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了点头。
“当然无论是谁,出了错还是需要受到惩罚,但这事情还是等朱涵出错再说吧。”
朱元璋并没有把惩罚定下来,真的出了事情,他才好圆无论是罚酒一杯还是扣响半年都可以。
而朱涵也正式被任命为太仆寺卿,掌管驿站和邸报,相当于现代的交通部长。
后面朱涵提交上新合并的部门名字后,则改为相应的官员从三品。
在第三天的时候朱涵提交了几个名字,鸿蒙寺或者是太初寺。
这种就想要压着其他寺一头的名字,直接就被朱元璋打回了。
最后留下来的则是宣传发展部,这是朱涵强硬要求留下的。
他当部长,做的好了要给他升品级!
定制的令牌,原本朱涵想要官服也定制,但也给朱元璋驳回了。
而办公地点则是选择了工部划分出一个大的四合院给朱涵。
主要还是因为工部很多人都去了凤阳修建中都,工部空缺出来了很多的房间。
所以直接就划分给了朱涵。
而朱涵每天都要来这里上班了,说实话朱涵听到每天要上班人都是懵的。
这不就是另外的上学吗?
而且还是需要负责的那种,自己图什么啊!
宣传发展部建立好了,朱涵就跟着黄辰去收购好的造纸工坊了。
然后将整体的造纸工艺都梳理了一遍,让黄辰在这里呆一段时间,将这些工人带上路,最少试出那个成本最低。
刘伯温则是开始收集一些消息,包括朝堂每天讨论的政策记录也都交给了刘伯温。
至于为什么是刘伯温,还不是因为宣传发展部现在就他们两个人、
其他的人都需要朱涵招募,但是招募一些读书人,尤其是在自己还得罪了这么多人的情况下,又怎么可能简单。
于是乎,三四天的时间,三两一个月的高工资愣是没有招到秀才。
“朱涵你过来看看!”
四天后的一天,宣传发展部内刘伯温将这段时间记录下来的事情一一写在了上面。
朱涵看到这密密麻麻的文字也是头大如牛。
“刘大人你看看,这是上次叔父说的河南府黄河决堤,你不要把所有的看法都写在里面。”
朱涵指着一篇文字中的一段,开始说道。然后拿了一张纸张过来。
用木工尺和雕刻出来的木质钢笔画了一个框框出来,在里面写道。
根据河南府现在汇报的情况,皇上对此次救灾做出重要指示。
1.绝对不放弃任何一个民众。
2.全力支持灾后恢复,并督促当地县衙对灾后恢复全力支持。
3.朝廷将对河南府灾后重建,拿出五十万贯赈灾。
“直接说结论,不要说一些有的没的,报纸的篇幅大概这么大!”
说完朱涵将一张纸裁剪成固定的大小递给刘伯温。
“我们需要在这有限的空间里面,告诉百姓更多的事情,所以需要对报纸进行划分,新闻区的、娱乐区的、还有广告位。”
刘伯温自然是听得懂的,他看到朱涵写了一段也就知道了朱涵要什么样。
这几天他也习惯二楼用朱涵雕刻出来的木头钢笔,虽然需要和毛笔一样不断补充墨水,但是细线条比毛笔画出来容易一些。
又是三四天的时间,朱涵和刘伯温才弄出来一张比较满意的报纸。
而这张报纸还要送去给朱元璋看完之后才能够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