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好在这几天风向不错。
算算时间也和之前的差不多了,来到应天朱涵才感觉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古代城市,处处都是精致好看的木质建筑。
各式各样的商铺,典当行牙行和各式各样的脂粉铺子还有茶馆客栈。
还有各式各样的人,甚至还看到了不少昆仑奴,黑大个手脚捆绑着镣铐。
还有不少肤色雪白金发女子,倒是长得挺好看的。
而张文哲则是在应天城门口登记,算是把户籍落在了应天这边。
户籍上面写的是上元,家中七口人。
之所以这么简单只因为现在还是洪武三年,所有的政策几乎刚刚实施。
朱元璋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根本就不知道这些政策实施下去会变成什么样子。
而户籍制度也经过几次改变,最终成为黄册的户籍。它比户帖更为详密,要以户为单位,详细登载各户的乡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并按照人们的职业规定人户的籍属,
而户籍定在了应天后,也就不能够乱走了,除非有路引要不然被抓住了就是八十棍。
这年头,没有多少个人能够扛得住。
至于办理完了户贴之后,张文哲带着一家七口人找了一个牙行,现在朱涵一家人还有三十五两白银。
挑选下来选了一个带着院子的三房一厅的小院子,花了十两白银,只是这地段就不算很好了。
要去集市还需要走上十多分钟的路程。
签完文书去了衙门将一份买卖文书留底后,这间房子就属于张家了。
回到家中,张玲雪已经烧着水,朱涵实在是有些受不了了。
定居了下来,洗澡是第一件事情。
只希望这日子能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