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之前我们在深山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一个山洞,里面存放了好多粮食。当时我们检查了,都保存的很好,看着还像是去年的粮食。大部分都是高粱和黍子。”
“哈哈哈,真是太好了,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沐师爷,你可真是本官的贵人啊!
那肯定是哪个大户人家藏的粮食,不过,既然能藏到山里,可见这粮食也不是什么正路来的,正好便宜 了咱们。不不不,是解燃眉之急!”
唉,沐景阳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哪里有什么山洞啊!
等晚上回家得赶紧的让闺女种一波高粱和黍子。三日后正好可以成熟了!
不过,当下要紧的是先将刚刚说的领种子的条件拟出来。
“大人,景阳有个想法您看行不行,这些种子看来那些百姓怕是也无银子购买,不如以工抵债如何?
景阳想着在村里再开些荒地,他们可以帮着我家开荒。您也知道,我们黄沙村统共就那么些户人家,现在大部分都在帮我家种地,再多余的壮劳力都没有了。”
“可行,只是沐师爷你家不是已经有一百亩地了吗?怎么还要开荒?”
“田地都能利用上,不管是种庄稼还是种树都是好的。种了合适的树,不仅能防风固沙还能有水土保持的作用。以后再刮风的时候也不会有那么大的风沙了。”
沐景阳没有说的是,等沐十美空间的各种作物和果树攒到足够多的种子和秧苗时,就他家那一百亩地,还不够种的呢!
新鲜事物他家先种上,待百姓们看到成果时,再慢慢的推广开来。
若是一开始就让百姓们种植,对于未知的东西,百姓们肯定也是不愿意配合的。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百姓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那时候再鼓励百姓们开荒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待那些荒地慢慢的全都种上庄稼和树木,不仅百姓们能吃饱,环境也能改善一些。
沐景阳知道到明年春种的时候自家闺女的空间肯定能培育出足够多的种子了。提前将田地都整理好总归是没错的。
将军不打无准备之仗!
“沐师爷,真的有那样的树木?这么做真的能行?”崔县令不确定的问道。
“大人放心,肯定能行。不然景阳也不可能敢做这么个决定。到时候种子和树苗的事大人不必担心,景阳有办法。
现在我们一家也安定了下来,景阳可以联系以前认识的一个外地商人了。他常年在外跑商,见识多广,曾经给景阳说过那些树苗。还说过景阳若是有需要便提前联系他。”
“好,就按沐师爷说的做。本官记得你们黄沙村有一处荒山,本官做主那荒山就……便宜卖给沐师爷。”
送是不可能的,县衙可是穷的很了。
那荒山怎么说也有六百亩了,崔县令也不去丈量了,就按五百亩。
对于地广人稀的富阳县来说,荒地和山包最不值钱了!五百文一亩,全款二百五十两!
现在有办法能利用起来,何乐而不为?!
种子问题解决了,荒地也解决了,崔县令觉得美哉悠哉!
正好,让那些领种子的人将这荒山给开出来,明年就能用的上。有了成果,离青山绿水也就不远了!
“不知沐师爷到时候准备让种何种作物?一亩产出能有多少?种树的话是哪些树苗呢?”
“先给大人卖个关子。等明年大人就知道了。”
沐景阳冲着崔县令神秘兮兮的一笑,更是让崔县令心里痒痒的,抓耳挠腮的就想马上知道。
拟的契约写完了,沐景阳找来衙门的那几个衙役,给他们讲上面上的内容,等三日后人家要问起,他们总得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吧!
旁边坐着的崔县令总算是心里舒服了!这活他终于不用做了!
沐景阳突发奇想,将为数不多的几个衙役留下,临时决定突击教导他们识字。
别的也不教,就先学契约上的那些字就行了。
一听说沐师爷要教他们认字,一个个面露难色,极不情愿!
“沐师爷,这上面写的什么我们已经知道了。保准不给百姓们说错的,这认字还是算了吧!”
“呵呵,我们都多大的人了,还要学认字?不识字这不也这么过来了吗?也没见耽误什么事啊!”
几个人平时都野惯了,坐在那里读书认识这不是难为死他们了吗?坐半天,屁股都能麻了,哪有出去寻街来的痛快!
“现在学也不迟。又不要求你们能写的怎么好,这些字往后单独拿出来你们能认识就行。
以后衙门忙起来了,哪个还有时间给你们慢慢讲告示上写的是什么?写完了直接给你们,
若是百姓问起来,你们还要给百姓说,啊呀这我不认识啊,我得回去问问县太爷去。你看看到时候百姓笑不笑话你!
趁着现在还不忙,咱们就将识字这事做起来,也不多学,每天学十个字就行。自己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