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潘帕斯雄鹰(1 / 2)

真实的情况是,在19世纪中叶、该国的决策者们为了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加“现代化”和“文明”,开始大量鼓励欧洲白人移民阿国,甚至还将这一国策写入了宪法。

结果,在1860年到1914年间,便有大约400万欧洲人响应号召移民到了该国。

因为在那个时候、白人被视作“现代”和“文明”的符号,而被视为落后和野蛮的“黑人”,在阿国的这一历史过程中就被逐渐抹去了。

这种老百姓为了享受政策红利的做法,其实在当时的许多美洲国家都曾经出现过,只不过各自选择了不太一样的路径。

古巴的黑人民众之所以很敬佩卡斯特罗,就是因为他的革命运动不仅承认了古巴黑人民众的存在,还给他们带来了平等发展的机会。

只是总有人不愿意去正视历史,又总有人在后面拱火。这些狭隘与偏见,导致了原本经济环境还不错的阿国,现在只剩下“足球”还能给到广大民众一些欣喜和安慰了。

血液里流淌着“黑白基因”的阿国,即便梅东已经从国家队退役了,但被他托举起来的这一代“蓝白军团”的新锐们,同样有再夺大力神杯的实力。

何况韦菲尔的伤情,已经确定无缘本届世界杯后面的所有比赛了,还不用说其他征战各国职业联赛的球员,本届大赛踢到这个阶段,都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伤病方面的困扰。

当你遇到棘手的问题时,其实敌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在面对强敌荷国队的比赛中,阿国队将惯用的四后卫阵型调整为五后卫,遏制住对方边路进攻的同时,他们也同样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主力左后卫停赛、过度的身体消耗...120分钟的比赛,几乎逼出了阿国队的最高上限。

双方手里的牌都变少了,稍微不同的是--对于雷戈来说,敌人手里基本都是明牌了。

阿国队在本届世界杯前面的几场比赛当中,阵型的变化看上去是很丰富的。

小组赛先是使用了4-4-2的阵型,然后第二场比赛又换成了4-3-3。

虽然在淘汰赛的第一场当中,他们的主教练重新启用了4-4-2阵型,但却更换了接近一半的场上球员。

有人说,这是一个在“世界大赛”中想要走得更远的球队,常用的套路--以丰富多变的战术,来应对不同风格的敌人、以及干扰接下来的对手。

在反复观看了他们与荷国队的这场对决后,雷戈总觉得并不是这么简单。

阿国队在这场强强对话中,始终坚持了5-3-2的站位,看上去是用灵活的策略,阻挡了“橙衣军团”的边路突袭,但被逼出了全部潜力的他们,却也暴露出了一个不易被人察觉的问题--主教练还没能找到自己队伍里的“关键球员”。

诚然,当时围绕在梅东身边、一同捧起大力神杯的很多阿国球员,早已足够优秀了,经过这些年的进一步成长,还变得愈发成熟了。不过就阿国队的传统来说,“后梅东时代”的这支蓝白军团,至今还没能找到新的领军人物。

这样一个人的重要性,放在很多纪律严明、更崇尚团队配合的集体当中,或许没有那么突出;但对于大部分来自南美和非洲、球员都极具个性的队伍里,却是能决定其最高上限的关键点。

就每一届阿国国家队球员的个人能力来说,只要他们能发挥出正常水平,击败一名实力普通的对手,都不是太难的事。

但来到强敌环伺、步步惊心的淘汰赛阶段,面对都是踩着“尸体”爬过来的敌人时呢?

梅东也会不断老去,与此同时、他在阿国队新一代球员中的威望也会与日俱增,说得再直接一点--就算只是是为了这位“10号队长”的个人梦想,其他的队友都愿意把自己的一切,在球场上奉献出来。

一只以命相搏的“潘帕斯雄鹰”有多可怕,被他们捕杀过的英葛兰队、法兰国队...早已是前车之鉴。

但这一届的阿国队,显然还缺乏这种能把其他人凝聚成一团的“精神领袖”。

至少在他们与荷国队最近的大战中,雷戈还没看到有球员能接过这杆大旗。

从“足球是一项团队运动”的层面上,自己的球队应该是先拔头筹了。

回到更为实际的战术层面,雷戈的脑海里也已经有了大致的策略:一高一快一条线!

所谓“一高”,就是身高优势。这本来也是这届华国队相较大部分对手、尤其是阿国队这种更强调地面配合球队的一项特长,而荷国队在上一场比赛中的成功之处,更坚定了雷戈的信心。

至于“一快”,熟悉华国队战术特点的人就更不陌生了--就是几名前场突击手世界级的绝对速度,以及稳守之后的快速反击战术。

“一条线”则是为本场的阿国队,刚刚量身定制的。你们的左路已经没有更强的牌可以用了,傻子才不集中优势兵力死磕这条路线呢。

既然打定了主意,雷戈今天在右后卫的位置上、索性就让冲击力更强的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