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王都,南郊外郑国公军营。
此时的郑国公还在周国到处找天子跟天子的两千卫队。
毕竟谈判的事情他还是想尽快解决。
郑国公也不想再管周国这个烂摊子了。
郑国公心想,如果天子现在接手周国,他把晋国援助的粮食也一并拉走。
看天子求不求他。还跟他玩捉迷藏?
就在天子跟天子卫队还没找到时。
祝童立刻给正在办公的郑国公带来了一个惊天大消息。
申国战败了,而且还是惨败。
郑国公惊得立刻从书案上站了起来。
“真的吗?申国怎么会战败呢?”
祝童也很费解,
“具体如何战败的还不知晓,但是战败是事实。而且周边几个国家都已经知道了。”
“难以置信,申国数倍于曾国守军。申国怎么会败呢?”
郑国公还是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有溃散的逃兵都逃到周边国家了。”
“如此严重?溃散?难道有人出兵驰援了曾国?不然绝无可能啊!”
郑国公还是难以置信。
祝童所有所思的分析道,
“曾国的西边就是申国,东边就是胡国,北边是我们控制的周国。这都是不可能救他的,南边与曾国接壤的是唐国与江国两个小国。没听过这两个国家与曾国有什么来往啊。”
“唐国与江国是不可能救曾国的。这两个国家的内乱还没解决呢。”郑国公摇了摇头。
“也对,以唐国跟江国的国力,怎么可能敢招惹申国呢?就算真的出兵,申国也不至于惨败啊。”祝童分析道。
两人分析之时,姬悟生亲自拿着申国递来的书信。
“公父,这几件书信是一起到的。申国的急件,儿臣亲自给您递来了。”
“申国的急件?来的正是时候。”郑国公说着赶忙接了过来。
毕竟两个人刚刚还在猜来猜去,现在谜底直接就送过来了。
郑国公迫不及待的打开竹简,想一探究竟。
到底是谁驰援了曾国,把申国打的如此凄惨。
哪知道郑国公一展开,看到的全污言秽语。
对他人品与道德的各种攻击跃然于信中。
把郑国公骂的是一头雾水,接着是脸色铁青。
呼吸加快,手都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注视着郑国公的祝童跟姬悟生相互对视了一眼。
因为他们不知道信中到底写了什么,让郑国公如此憋屈。
郑国公气的是直接将竹简重重的砸在地上,怒吼道,
“岂有此理,姜羽这小子疯了吗?”
弄得祝童与姬悟生一脸惊恐,祝童赶忙捡起地上的竹简展开一阅。
那祝童看的也是目瞪口呆,心想申国世子好歹也是真正的一国之君,怎么能如此粗俗?
郑国公气归气,忍着怒火又拿起一个竹简,展开看。
其实第一个竹简里面是有指责郑国公的话术。
就是为何晋国军队南下,郑国公不通知他们。
但是后来申国世子间隔写了几封纯辱骂的信件递了出去。
所以先到的书信被姬悟生压在了下面。
以至于上面的竹简只是纯粹的辱骂之言,没有具体事情。
郑国公拿起第二个打开一看的时候,
还是满竹简的辱骂之语,把郑国公气的差点没站稳。
一下子倒下去,还好姬悟生上去扶的及时。
他们贵族之间,再翻脸也不会写信骂人。
但是申国嘛,蛮夷之气未退,加入华夏文明户口不久。
正好这一代国君刚刚读了些书,真正的贵族气质还没有完全养成。
所以气急了还是喜欢骂人。
但是写信辱骂,估计也是只有申国世子干的出来了。
祝童赶忙轻声问道“君上,这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郑国公气的喘着粗气,反问道,
“误会?这是申国世子的亲笔书信不?”
祝童赶忙仔细看了看笔迹,还真是。赶忙回道,
“是申国世子的亲笔书信,申国世子的脾气属下也是了解的。所以才感觉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姬悟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看自己的父亲已经不打算再看其他的书信了。
毕竟连续两份书信都是辱骂之语。
姬悟生便斗胆重新拿了一个竹简信。正好拿到了申国世子写的第一封信。
因为申国世子的竹简没有封蜡,所以姬悟生直接就展开看了起来。
祝童还在一旁安抚郑国公,突然姬悟生惊叹了一声。
“晋国大军南下击败的申国?”
姬悟生这一句话让祝童与郑国公都在一瞬间吃惊了起来。
郑国公赶忙夺过姬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