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神机妙算刘伯温?(1 / 2)

“呵,刘大人,您可真是位忠臣啊,能够以汉人的身份为元人哭丧,也只有您了吧?”

朱元璋坐到刘基的对面,随后有衙役将桌子上已经馊掉的饭菜撤了下去。

换上了一盆热乎乎的零食和饭菜。

当然,这不是给刘伯温的,这是他朱元璋自己要吃的。

给刘伯温?

那他的面子往哪里搁?

“上位贵为王侯,何苦为难刘某一介小小的布衣?”

刘伯温苦求道。

他都辞官归隐了。

没想到啊,这朱元璋居然跟个狗鼻子似的,找了过来。

明明他只是在老老实实的种田啊。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你懂不懂啊朱元璋?

他都四十多岁的人了,都快半截脖子进土了。

你把他拉起来,给了他两个大鼻窦,还要他为你出谋划策?

还有没有天理啊?

“布衣?咱可没见过进士出身的布衣呐,刘大人哄骗咱也不找一个好些的理由。”

朱元璋乐呵的跟徐达李善长等人调侃着。

“哈哈哈,大哥,这刘大人可是傲得很啊,老是看不起咱们义军,连饭都不肯吃一口,他若真是大才,不如砍了算了,也好过日后给元人出谋划策。”

汤和也是笑着附和道。

言语中还带着点阴狠。

得亏当初韩林儿碰到的不是他,不然小命都保不住。

一旁的徐达等人一脸附和的点着头。

朱元璋摸着自己的下巴,一脸沉思,仿佛在思考这件事的可行性。

“上位,不可啊,刘大人可是南方读书人执牛耳者,斩不得啊。”

李善长适当的出来唱起了白脸。

“啧,依照先生这么说,刘大人是天下读书人执牛耳者,那咱还斩不得他了?”

“若是不斩他,那天下读书人,岂不是要和他一起投靠元蛮子们?”

朱元璋说道。

如果不能为他所用,那什么执天下读书人的牛耳,岂不是更加证明了,只有杀了刘伯温,才能天下太平么?

万一刘伯温偷偷溜去漠北元庭,那天下读书人岂不是也跟着反了?

自己这个吴王和隔壁陈友谅的位置能够坐得安稳么?

只怕是坐不安稳吧?

这刘伯温,要么为他所用,要么就只能死在某条不知名的河里。

你别管天下读书人信不信。

反正人都死了,解释也在这里了,水土不服死了。

你爱接受不接受。

“大帅,我刘基早已不问世事,您何苦苦苦相逼啊。”

刘伯温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说道。

他不想死,至少现在还不想死。

他招谁惹谁了,自己盖个竹屋,跟自己儿子两个活的好好的。

先是被元庭找上门来、

后来元庭被西楚赶走了,西楚倒是没管自己,过了几年的安生日子。

然后西楚没了?

艹,很晦气,好不容易有个能让自己清闲的政权,结果还没了。

来了这帮吴国的流氓,把自己绑了,竹屋烧了。

还把自己儿子也不知道绑哪里去了。

你说他要自己辅佐吧?

他妈的,这么不干人事。

你说他不要吧?

为什么要把自己掳过来啊?

他刘基招谁惹谁了啊?

焯。

“不问世事?似先生这般大才,应该明白,问不问世事,这不该由您来决定,而是由天下大势来决定。”

朱元璋意有所指的说道。

丫的,不问世事,那是你说不问世事,那就能不问的嘛?

问没问过父老乡亲啊?

父老乡亲不答应啊。

“........大帅,您就放过老朽吧,老朽如今已经是四十多岁的年纪,也是活不了多少年了。”

刘基也是知道,但他还是哀求道。

他实在不想当官。

当了这么多年的官,早就已经累了啊。

若是一般人,看着他这幅憔悴的模样,这苦苦哀求的态度,也就放了他了。

但是朱元璋是谁?

历史上最心狠的帝王之一啊,他能放过刘基?

哭?哭也算时间哦。

“呵,刘大人也才四十岁啊,再活个二十年不成问题吧?还可以为天下苍生出谋划策二十年呢,刘大人怎么能说自己老了呢?”

朱元璋可不管这些。

黑心资本家加黑心帝王的特点被他发挥到了极致。

要不是七十岁实在是动不了。

他都想让刘伯温出谋划策到七十岁。

多好。合理利用。

告老还乡?

还什么乡,你这个年纪,你怎么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