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朕,乃大宋天子(1 / 2)

韩山童看向刘福通。

这个老成稳重的中年人,自打起事起,就帮他良多。

说起来,他起义也才不过两年多。

“福通啊,这朱元璋拿下方国珍的事情,你知道么?”

韩山童开口问道。

“这,自然知道,那朱元璋以方国珍勾结元庭为借口,伪造证据,将方国珍击杀,其领地尽归他所有。”

刘福通也关注了朱元璋。

毕竟,这个朱元璋起势太快了。

半年前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家伙。

然后转眼拿下了金陵。

拿下金陵之后,又不过是七个月的时间,就嘎的一下,把他妈方国珍给拿下了。

如今的他,坐拥四十万大军。

已经完全不弱于他明王了。

“你难道不觉得奇怪么?福通。”

韩山童脸色凝重的沉思道。

“自然奇怪,可他南边就是西楚霸王,这就不奇怪了。”

刘福通说道。

“你是说,那西楚霸王,与这朱元璋勾结在了一起?他们二人看似两方互不相干,其实早已联合?”

韩山童也反应过来了,如果当真如刘福通所说的话。

那朱元璋五万兵马拿下方国珍,似乎也不是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

那可是以六万兵马,击败百万元军的西楚霸王。

有他的帮助,再加上朱元璋坐拥金陵,物产丰富也就罢了,更有多年存粮。

拿下一个在海上兴风作浪的方国珍,倒也算是轻松。

“那两方互不相干,其实早就已经是勾连在一起了,若是没有勾连,以那西楚霸王的锐气,谋略,又怎会安心龟缩于西楚境内?正是因为有这朱元璋作为他北方的保障,他的东边又全是海水,西边不过一群土鸡瓦狗,他龟缩这么久,自然是因为北方有了保障。”

刘福通说道,脸色上都有了些忧虑。

这大宋的光复之路,当真是千难万险啊。

“确实如此,而且最近元庭也少了很多的动作,似乎是想坐山观虎斗?这可不行,传本王的王令,天下义军,随本王发兵大都,将元人彻底赶回草原。”

韩山童沉思了一会说道。

当今形势下,南方动不了,西边由于有大义在,不能动。

能动的就只有某个看戏的元庭了。

韩山童自己也知道,大宋气运早已尽了。

他的韩宋能够再苟延残喘几年,也已经是难得。

天下义军拥戴他,不过就是看中他明王,宋徽宗八世孙的正统性而已。

没了这杆旗,天下没人听他的。

而西边的邓儒不一样。

他妈的靠一个虚无缥缈的转世来忽悠人。

明眼人都知道他在忽悠人,可偏偏就是揭穿不了他。

这才是最操蛋的。

“既然是山童你所愿,那我刘福通,听命便是。”

刘福通犹豫了一会说道。

他知晓了韩山童的意思。

放弃所有,放弃天下,直接北伐。

争他个万古流芳的民族英雄的名头。

至于当下得失,已经不重要了。

或许这一次北伐,他们就要死了。

元庭残余下来的力量,除了西楚,不是任何一方势力可以撼动的。

这次韩山童决定的北伐,也不过是能打多少就打下多少而已。

“大宋,气数已尽咯,福通啊,选个黄道吉日起兵吧。”

韩山童划拉着地毯上的天下地图开口说道。

“是,陛下。”

刘福通声如截铁的回应道。

随后便坚定的转身走了出去,准备筹备北伐事宜了。

就在这时韩山童又叫住了他。

“等等。”

刘福通停下了脚步,疑惑的回头望向韩山童。

他以为韩山童后悔了,还想继续布局,去争一争这天下大势。

哪知道,韩山童那张饱经风霜的粗犷面容上只是挤出了一个僵硬的笑容。

倒是显得有些落寞。

“朕比之大宋历代先帝,如何?”

他这次没有虚伪的自称什么明王。

而是光明正大自称朕。

在这一刻,他就是当之无愧的大宋天子。

在这大宋皇嗣早已灭绝的时代,他的身份是不是宋徽宗八世孙已经不重要了。

他只要自己认可自己,他便是当之无愧的正统。

所需要的,无非就是韩山童变成赵山童罢了。

刘福通愣了愣,他看了眼自己的这位老友。

那满脸风霜的眼眶中,竟也流出了几滴泪水。

他擦了擦眼睛,有些哽咽的说道。

“风沙太大,迷了眼睛,陛下功绩,再造乾坤,为我大宋重新点起火苗,陛下远胜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