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还要鸡蛋?!米面?!柴?!干货吗?!
这么大方的顾客,罗晚意完全不想替大小勇放弃。
所以,什么两家从前有什么纠葛,在罗晚意这里啥也没有。
罗晚意都这么坦荡不在乎了,只在意自己媳妇的周淮南那就更不在意了啊。
所以,被问到的罗永浩和关美玲愣了一下后,才回过神来。
罗永浩和关美玲都知道,这是他们是在照应那两个孩子,所以……
“都要的,有的话,每个月送来一次,柴可以多送点。”
冬天要烧炕又要烧水,特别的费柴,罗永浩又不是时常有空去砍柴,而关美玲更不是那种会去捡柴的人。
所以,罗永浩马上就给了周淮南答复,而且以后可能会经常开伙,有人帮助是最好的。
“那好,我回去告诉我媳妇,到时候东西来了再给你们送过去。”
周淮南淡淡的冲他们两口子点了点头,说了这么一句话后,就拿着钱转身回去了。
从他提着东西敲开罗家的门开始,四周围的邻居们都在密切的关切着他们三个人的一举一动。
结果,无事发生。
不仅没事发生,还好像谈论天气一样,客客气气的,让好事的大家伙大失所望。
周淮南回到家里后,就把钱交给了媳妇。看着罗晚意点完了数收好,才交代了一下他要出差的事情。
早几天前,他就说过了,所以罗晚意也没有什么意外,还问他要不要给他做些馒头和鸡蛋,或者是糖饼什么的,就怕他没饭吃,或者没地方吃饭。
结果,周淮南摇头说不需要,他这次不是出任务,而是去开会,以及布置一些事情。
有吃有住,不用她操心。
于是,罗晚意就放心了。
周淮南第二天一大早就背着包走了,罗晚意也真的不再去外面的地里干活了,除了早上去一趟菜地外,她就认认真真的在家里复习,以及抄重点做资料。
这不他刚走,罗永浩和关美玲当天就请客了。
足足请了四桌子人,又给家属院的各家各户散了一些糖,罗晚意也收到了。
和罗永浩关系好的同志的家属过去帮忙杀鸡杀鱼,又帮忙整治饭菜。
当然,他们只请了关系好的同志和家属,以及关美玲在医院的同事姐妹和领导。
罗晚意自然不会在人家邀请的范围,主要是两家人是这样的情况,不请才不会尴尬,请了才尴尬。
隔着好几户人家,这天晚上罗晚意都能听见那些热闹的声音。
这不,第二天何大姐就过来和她说闲话了,说的是关美玲那天晚上的酒席上的菜。
“除了你帮换的鸡,鸡蛋,干货外,红烧鱼,红烧肉,烤鸭,豆腐,以及一些海货,白米饭,白面馒头。啧啧啧,太丰盛了,不比在京市办的酒席差了。”
何大姐好像亲眼见到似的,又觉得关美玲是想要把罗晚意给比下去,当然了也有炫耀的意思。
整个家属院里,现在除了周家,就是罗家生活条件好了。除了他们两家外,也有几家也是过得去的。只要不用养老家的人,这生活就过得好。
“海货?!何姐,上哪里买海货?我也想买一些,咱们这边离海好像不近吧,天气冷还好,天气热就臭了。”
谁知,罗晚意关注的重点不是人家的婚礼和酒席,而是海货。
她感兴趣的连连追问,自从来到了这里之后,她还没吃过海鲜呢。
倒不是系统里边的平台没有海鲜卖,而是她不敢拿出来啊,也不敢买啊。
反正,眼不见为净,看不见她就不会想吃了。
“我们这边当然离海远着,但是京市离津市近啊,津市那边靠海,从津市运到京市挺方便的。我们队伍有时也会去京市大采购,可以请炊事班帮忙买回来。呃,这事你不知道吗?!”
“我不知道啊。什么时候才会大采购呀?!我想买些海鲜,海鱼,海带,最好是能放得住的。”
“一般咱们这边大采购是一周一次,过两天就是了。”
“那我是不是去炊事班说一声就行?!”
“找后勤部啊,你不是认识小张吗?!找他就行。”
“那我明天就去找张干事说一声。”
“……”
两个人聊着聊着,话题就歪到天边去了,何姐也没待多久就走了。
罗晚意又继续整理初中的各科重点的资料,几天下来,她的思路就更加的清晰了,列出来了不少的重点资料,更加的明确的方向。
第二天罗晚意把自己想要的海鲜列了出来,就带着钱票去后勤部了。
正好张干事在,她就把要的东西和钱票交给了他,请他出去采购的时候,帮忙买海鲜回来。
张干事最喜欢和罗晚意打交道了,爽快大方,不斤斤计较,无论让他们办什么事,总是事先准备好钱票,还对他们特别的尊敬,给她带东西还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