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昌亭县里的肠虫病问题解决的差不多了,次日,祝如如和孟怀宴终于打道回府。
刚回到家门外,祝如如便发现有些不对劲。
他们家的宅子外头,竟然停着一辆颇为豪华的马车,那马车看着像是京都过来的。
马车后边还立着好几名面目威严的男子,他们身上穿着皇家侍卫的衣服。
这是,京城里来的人?
怎么跑到他家来了?
祝如如立马有一种不大好的预感。
她蹙起眉头往孟怀宴看了一眼,“阿宴,你觉得这会是什么人?”
孟怀宴往那马车扫了扫,道:“应该是宫里的人。”
“我也觉得像是宫里的人,不过,宫里怎么会忽然有人跑来我们家?”
“进去看看就知道了。”孟怀宴道。
祝如如没说什么了,两人踏进了宅子。
虽然他们这趟离开已经一个月了,但是宅子里头倒是没有什么变化,一如他们离开之前的模样。
两人还未走至前厅,便遇上了冯伯。
冯伯见到祝如如和孟怀宴二人,眼里一喜,连忙迎了上来。
“少爷,如如姑娘,你们回来啦!”
“冯伯,家里最近都还好吧?”祝如如也同冯伯打了招呼,接着向他询问了一下家里的近况。
“好,一切都好。”冯伯笑着道。
“冯伯,刚刚我们在大门外见到了一辆马车,像是京城来的,咱们家里可是来了什么客人?”
祝如如没有再同冯伯寒暄别的,问起了他屋外马车的事。
冯伯也正要同他们说这事,道:“是宫里的徐公公来了。”
冯伯说,徐公公一来,便点名说要见祝如如,说是有圣旨要当面同她宣读。
冯伯刚刚便是打算出门去县府寻找祝如如他们,没想到一出门就正好遇见他们回来了。
“圣旨?要当着我的面宣读?”
祝如如眉头又一次拧起来,他们现在可是在昌亭县,距离京都城山长水远,皇宫忽然送圣旨过来,祝如如直觉这事不简单。
可不要真的是什么不好的事!
忽而,祝如如感觉自己的手上一暖,她的手被一只大掌握住。
一抬眼便对上那双熟悉的眼睛。
“不用担心,不管是何事,都有我和你一起面对。”孟怀宴柔声安抚道。
听着他这话,祝如如稍稍有些不安的心立马平复了下来,“好。”
祝如如回院子换了一身衣裳,毕竟是接圣旨,得庄重一些。
换好了衣服出来,孟怀宴已经在院门外等着她了。
祝如如朝他点了一下头,两人一同往前厅走去。
步入前厅,祝如如很快见到了徐公公。
徐公公是大内太监总管林德公公的干儿子,林德公公是皇上面前的大红人,圣宠极盛,就是太子平日里也要给几分薄面。
徐公公深得林德公公的赏识和重用,地位自然也跟着水涨船高,没有多少人敢得罪。
徐公公以前也到祝府宣过旨,祝如如一见到他便认出了他。
“这位就是祝大姑娘吧?好久不见了,祝大姑娘倒是出落得越发标致了,气质也更加灵动了,咱家都快认不出来了!没想到这海安镇,竟然也这么能养人!”
徐公公一见到祝如如,目光便放肆的在她身上打量着。
一旁的孟怀宴眉头一拧,一抹冷锐的寒芒直直朝他射了过去。
徐公公只感觉脖子莫名的一凉。
他下意识的抬眼,目光落在孟怀宴身上,微微怔了一下。
徐公公是见过孟怀宴的。
以前在京都的时候,孟怀宴虽然很少出门,外边见过他的人不多,但是他去过皇宫。
另外,皇上对于孟丞相的这位侄子也曾颇为看重,多次宣召他进宫。
徐公公对他的印象就是,此人太冷也太寡言少语了!
徐公公记得,流放之前,孟怀宴是昏迷着的,他还以为他十有八九会承受不住流放之苦,死在半路上呢!
没想到,他竟然不仅没死,如今更是安然无恙的站在这儿。
“孟公子,别来无恙啊!”
孟怀宴冷眸扫了扫他,将目光收了回来,没有搭理他。
徐公公不自然的摸了一下鼻子,眼底却是闪过一抹阴狠。
这些年,就算宫里的那些皇子皇女,也很少对他冷眼,他孟怀宴是哪根葱,竟敢这般无视他!
他以为他还是以前那个,被皇上看重的丞相侄子吗?
徐公公在心里冷嗤了一声,倒也没说什么,收回目光,招手示意下边的小太监将圣旨拿上前来。
“祝氏大姑娘,请跪下接旨吧!”
对于下跪接旨这种事,祝如如有些抗拒,但是这里毕竟是皇权大于天的地方,她也只能妥协。
徐公公见祝如如跪下了,笑着摊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