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风闻言事(1 / 2)

金瓯无缺 夜半宿醉 2456 字 2022-10-18

一连两个‘不说了’,萧广予能感到舅舅的无奈和对自己的愧疚。

“舅舅,侄儿也没要求您怎样,无需自责,何况我现在不也什么都有吗?不缺那点名头。”

一番劝解和安慰让刘宗益心里稍微好点,但自责却没有减去。

“王爷,刚才的银票就当给几万领军卫做伙食费,虽然不够,好歹能替您撑一段日子。”

刘宗益也知道,别看萧广予才从宋国拉了几百万两回来,可要花钱的地方太多,这几百万两最多能把今年熬过去。何况朝廷也缺银子,虽然建兴帝对这笔钱没追问,但到了年底难免会伸手向面前的侄儿讨点。

“要不这样吧,侄儿听说小表弟最近不是很顺,要不让他来卫城,舅舅您看如何?”

听萧广予这样一说,刘宗益先是眼前一亮,接着又恢复如常,摆手拒绝道。

“还是算了吧,都是一家人我也不瞒王爷您。舅舅我啊,已经是黄土埋到了脖子,或许再过几年等我死后,秦国京城的刘家只会是一个普通商户。”

接着继续说道。

“王爷以后也别让几个表兄去卫城或是入朝为官,我希望他们这辈子做个普通百姓,哪怕每日为温饱烦恼也行。”

萧广予只知道舅舅以前是汉国的皇室之人,却不知道为何会来秦国,其中定有缘由。加上刚才这么一说,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想。

刘宗益也辞别而去,不过离开时却莫名其妙的留下一句。

“都是一家人,以后若是在战场相遇,希望您能放了刘家人一马。”

......

翌日早朝,萧广予先到一步,宫门口也只有几个大臣等候,见到后只是礼仪性的问安,然后陆陆续续的其他大臣也来了。

今天宫门口不像往日那般站成一堆一堆,大家都闭口不言,纷纷排好队等着宫门打开。

本来三天才有一次早朝,按规矩得到明天去,可昨晚所有人都收到建兴帝的旨意,早朝改时间了,由原来三天改为两天。

大家都知道今天肯定有人要倒霉,没看见队伍里少了不少人吗?东宫那边自然不必多说,意图吞并工部,错冤礼成郡王,这些事自然是需要有人出来背锅。

至于仁成郡王府,虽然是少了人,不过也就区区几个,而且还是无关痛痒的官员。

“众臣噤声早朝。”

一声高唱打断所有人的思绪,大家战战巍巍地排着队进入太极殿。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三拜完建兴帝之后,并没有听见那句熟悉的‘平身’。双眼如鹰隼般扫过底下的人群,缓缓闭上双眼,代总管上前两步拿出早已备好的圣旨,高声宣读。

“刑部左右侍郎、及全部郎中、东宫辅臣太子太师、太仆寺卿、鸿胪寺卿。礼部员外郎以及郎中,都察院等人。贪赃受贿,结党营私,误国害民。朕一再提醒,尔等却终不悔改,罪无可赎。着尽数革职,抄没家产,永不录用。”

就在所有人松一口气,感谢皇帝今天没杀人时,第二道旨意接踵而来。

“刑部左右侍郎,今年春闱贩卖考题,实属罪孽滔天。然,近日又意图迫害皇四子萧广堇。着大理寺明日审问同党后,判斩立决。”

两道圣旨已经念完,底下跪着的众人皆是瑟瑟发抖,生怕待会儿这把火会烧到自己身上。

这时,建兴帝却在御座上开口,声音略显低沉,却又带着说不出的杀气。

“若要真的查,就只有这几个人?朕是怕,怕查清后整个朝堂就只剩下朕,朕害怕把诸位逼急了带着兵来逼宫。”

群臣一阵求饶道。

“陛下,臣等有罪,请陛下责罚。”

冷笑一声,建兴帝问。

“罚?怎么罚?上到储君皇子,下到七品知县,哪个敢说自己是干干净净?整个大秦恐怕就只有朕和皇后还算清白吧?朕请列位臣工摸着心窝子问问自己,自从跨进这太极殿起,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或许感觉是有些累了吧,建兴帝歇息了片刻,走下御阶竟然出了大殿。代总管却在这时候出来再次宣读一份圣旨。

“自即日起,列位大臣皆可风闻言事,所弹劾之人若被证实,以往之事可既往不咎。”

建兴帝已经离开走远,大家伙这才从地上起来,一摸后背和脑门全是汗水,看来被吓得可不轻。众人现在关心的就是刚才最后一道旨意,风闻言事。

风闻言事顾名思义就是指根据传闻就可进行弹劾或进谏官吏,不过这个特权只有都察院才有,现在建兴帝将其推到每个人头上,其中的寓意就不得而知。

御书房内,兄弟四个站成一排。建兴帝手里颠着一本奏章,扫过几人。

“从昨日起京城就在传言,说朕的几个儿子或许会步朕的后尘,这事你们自己想招去解决。”

建兴帝是如何登上的九五?还不是靠一把刀杀了自己的哥哥弟弟,然后才坐拥神器。现在京城又传言等皇帝驾崩后,几个儿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