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在国外三年的李翊,早就具备了独自生活的能力。
即使他爸用生活费来威胁他,他也能头也不抬的回一句:随便你。
这种态度气得李正衍差点享年四十八。
那个暑假他拿着自己挣得钱独自去了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对于中国人而言那里应该就是世界尽头了吧。
记得在国内读高中的时候,他们英语老师用多媒体给他们放过一部电影《春光乍泄》。
是梁朝伟和张国荣演的。
片子追寻一贯的王家卫风格。
这部电影后来他选修的电影介赏的时候,那位外国的老教授特意介绍过。
选择这节课程的人几乎都是外国学生,而课上举的例子一般也都是外国电影。
当着这部电影被当作例子在课堂上讲述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身为国人的李翊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
老师对着这部电影的主角和导演赞不绝口,艺术没有国界。
大家在欣赏它的时候,看到的仅仅只是艺术本身。
“我敲诈你,人质是我自己。”
电影里这句台词让李翊觉得很恶心,这句话一直在他的童年上演,自从他妈妈去世之后,这个世界就向他显示出了它的爪牙。
偶然间李正衍在一家餐厅对宁可然一见钟情。
那个时候他二十五岁,她十九岁。
李正衍被家里逼得紧,没办法他只能和自己在国外的女朋友分手。本来大家就是露水情缘,他以为花点钱就能了事。
但是这个女朋友性子比较急,知道自己被甩了之后直接将面前的红酒往对面的李正衍身上泼去。
李正衍那张放在口袋里的支票还没来得及出场就被打断。
他苦笑了一声然后说:“既然泼都泼了,那就不要再说什么了。”
“以后在路上再见的时候就当作不认识吧。”
“李—正—衍!”面前的女人大声吼叫着他的名字。
餐厅里的人纷纷停下手里的动作,除了一旁的钢琴曲。
这是是一所高档的餐厅,雇人弹曲子不奇怪。
李正衍没有管眼前失态的女人,而是将眼光移到正在不远处弹钢琴的宁可然身上。
这是他们第一次相遇。
李正衍一身的狼狈,宁可然则一袭白裙的坐在聚光灯下。
很多年后李正衍有可能会后悔自己让一朵花停止绽放,但是他始终不会后悔这个夏天的惊鸿一瞥。
而对面见他这个态度瞬间火就大了起来,正当她准备掀桌子的时候。
李正衍掏出了准备好的分手费,冷冷的说:“再闹就一分没有了。”
女人被支票上的数目惊到了,花了两秒才看清上面有几个零,及小数点是在哪里断开的。
不得不说李翊和他爹在花钱这这块上,可谓是一脉相传。
能用钱解决的事,在他们这都不算事。
后面餐厅的经理来了,给了对方一个台阶下,她拿着这笔分手费就走了。
而李正衍现在这个样子也不是认识对方的一个好时机,他听了一会儿钢琴曲就结账离开了。
后面他再也没有看到宁可然,他一个人在欧洲逗留了一会儿,直到家里给他下了最后的通关文牒:再不回来相亲,就别回来了。
他可不是什么独生子,家里兄弟姐妹加他一共有五个。
除了他和一个姐姐就同一个妈妈生的之外,剩下的都是同父异母的弟弟。
所以为了不让自己家的钱便宜所谓的庶子,他必须回去。
也许是见色起意,回国后的李正衍一直忘不掉宁可然,他甚至是不知道她的名字,但是就对她的样子念念不忘。
也就是在某一个下午,他突然意识到如果没有她,他只能看到这个世界最微小的一部分。比如那个自从那个时候对音乐一窍不通的他开始走进音乐厅,坐下来有耐心的听一场钢琴曲。
如果没有她,自己只能看见无边的沙漠。
家里人忍无可忍了,看他这个样子直接乱点鸳鸯。
找了和自己门当户对的宁家,反正他家也有个闺女和比他小两岁,就这么安排了。
对方对他的印象不错,有可能对方也只想找个能给自己家带来利益的结婚对象,不然李正衍想不通为什么她会看上一直摆着臭脸的自己。
对方知道他最近喜欢听音乐会,便主动说:等过几天就是自己妹妹独奏的日子,希望那个时候他可以赏脸。
李正衍可不管谁独奏不独奏的,现在的他只是想赶紧结束。
但是碍于两家的面子他只能答应下来。
等到了那天之后,他才明白对方口中那个在德国读古典音乐的妹妹就是让他魂牵梦绕的人。
回去之后就直接对家里说:如果不能娶宁可然,那自己谁也不要。
反正都是听从家里安排,那为什么不选一个自己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