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进了前一百名(1 / 2)

高二三班在二楼,在楼层的安排上,就能看出来学校对重点班的照顾。一楼嘈杂了些,三四五楼相对来说更高,二楼是绝好的楼层。

班级里早已给叶子胜准备好了空座位,遗憾的是,不是最后一排的VIP座位。

叶子胜心想,看来以后要找个机会和李老师提提,能不能换到最后一排。又想,以后和九班,怕是交集会越来越少了,别看只隔着一层楼,但在学校里,相互之间的疏远会被无限的放大。不过好在,他还住在原来的宿舍,娄老师说要给他换宿舍时,他很干脆的回绝了,住哪都一样,情感上,他更愿意住原来的宿舍。他很念旧,潜意识里,也不愿意到了新班级,就和老班级断了交情。

看着叶子胜,又看了看三班,倪老师依依不舍的说道:“以后在三班,希望你不骄不躁,继续努力,能有更大的进步。”

这种把自己的优秀学生拱手送人,她心理上有些惆怅的失意感。

叶子胜冲倪老师笑笑,师生一场,倪老师给他的感觉一直不错,此时也到了结束的时候,他开口回道:“谢谢倪老师,在哪个班我都会好好学的。”

班长和两个死党,把几摞书放到一张空出来为叶子胜准备的桌子上,又出来教室,无言语的拍了拍叶子胜的肩膀,无声胜有声,这也是一种分别。

随后,三人和倪老师,回去了九班。倪老师需要去安排下空出的座位这事。

娄老师和李老师交代几句,又勉励了叶子胜几句后,也离去了。选叶子胜进重点班这事,他是很支持的。刚认识叶子胜,和对方一起弄学校的微机房时,他就觉得这学生做事太熟练老成,完全不像个稚嫩的高中生,这让他很满意。后来又有叶子胜一系列惊艳的表现,让他认为,这学生,完全可以当成学校的教学案例,非常励志和正能量,能以此事来教育其他学生。所以,即使这次期中考试成绩还没出来,娄老师在领导们提出让叶子胜转班这建议的时候,就果断的表示了支持,并一手操办了这事。

叶子胜转过来,在三班没引起多大的骚动,此时他已坐在三班教室里,和一些同学闲聊。鉴于在一中两年以来的活跃,他和三班的一些同学也能说得上话,没说过话的,也都是熟面孔,所以他并没有刚转班时的陌生感。

三班给他的第一感觉,并没什么不同。全县就一中这唯一一所学校有高中部,学生多,教室数量紧张,导致每个班都挤的满满的,几乎都是满员的50人,连重点班也不例外。

不过他知道,这只是表面现象。重点的三个班,150人,几乎垄断了年级前200名,内在的实力,是普通班无法比拟的。但从这排名也能看出来,重点班不是直接选年级前150名的学生进来。

接下来的几天,叶子胜很快就感受到了重点班和九班的不同,这里的学习气氛比九班强很多,整个班级的学生都在努力啃书,个个都不甘人后的样子。而老师们上课说的也更快,很多地方不会过多解释,只讲难点,作业这块给的更多,更难。

叶子胜从不认为自己是学霸,自己只是比一般的学生努力了些,他内心不是没担忧过自己到了重点班,能不能真稳得住。那失败的半生,给他造成的心理阴影,让他在认识自己是否优秀时,多少有些不自信。

但通过这几天,他发现除了学习上相对与以前更紧张了些外,自己并没有感觉到不适应,心里才踏实下来。

孙正伟和刘长有,仍然习惯在中午、傍晚时,来班级外叫上他一起去吃饭,有时会好奇的问问他在重点班的感受。在晚自习结束后,也会来等他一起回宿舍。

从高一时就一起的三人组,这时除了不同班级外,相处方式和以前相比,并没多大的差别。

与此同时,这几天,他转班的事,已经在校园里传开了。转班是常有的事,但这次,或许是校园里舆论最大的一次转班。因为叶子胜这一年的特殊经历,他在学校里太有话题性。

心里波动最大的,自然是和叶子胜很熟的朋友们。那些九班的学生当时震惊羡慕等等心理,在他们心里,同样上演了一次。

王明明知道的第一时间,她半信半疑。信是因为她知道叶子胜的成绩够资格去,疑是因为,这事太突然了。她很快跑出教室到了九班门口,看到叶子胜的桌子上空空如也,才完全相信。这一瞬间,她忽然有些自怜,一直以为自己和表哥差距不是太大,怎么突然之间,被甩开如此之大的距离?

和王明明一样跑到九班来看的,还有方莉莉等其他人,都是为了来亲眼证实下传闻。

方莉莉最近心情挺烦躁,还有两个多月就是高考,紧迫感让她很是焦虑不安。上学期期末考试名次,她排在全年级199名,这两个多月以来,她感觉自己在原地踏步,就很烦。按历年的高考录取情况看,这个名次左右的学生,放在高考,正常发挥下考出来的成绩,有可能能上一本,有可能上不了,这种不上不下的成绩,非常的折磨心态。

心情就一个词能形容,压力山大。

所以方莉莉听到叶子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