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很大。
他们从未见过,也从未听过,有君王或者官府如此重视文教之事。
而当裴有文将赵谌当初给他说的那些办学理念讲出来之后,赵谌更是被七人敬为天人,心中直呼妖孽。
被事实折服的七位优秀教习,已经迫不及待的要让兰山书院开学。
这件事情已经准备了两个多月,最大的问题就是教习,如今有了这七位经验丰富的优秀教习加入,教习空缺的问题算是暂时得到了很大的缓和。
这两个多月时间,赵谌抽时间编写了《算学》、《地理》和《格物》。
又让伤兵医院的院长徐长生和黑金真人共同编写了《医学》教材。
而且赵谌挑选了部分识字教多,且天赋较好的大匠,亲自进行了培养和教授,如今也勉强能够担负《格物》学的教习。
……
……
即使早晨的阳光灿烂,但是深秋的兰山上冷冽而幽静,当赵谌特意让工匠打造的大铜钟被敲响的时候,声音甚至能够传到金城内。
这是兰山书院上下课的钟声,整的动静很大,但是书院门口只有寥寥数十人,
准确的说,兰山书院开学之日,只招收了七十三名学生。
没办法,赵谌治下的百姓还是太少。
兰山收院相当于后世的大学,学生至少也要有被称之为秀才的读书人的水准,也就是最基本的读书识字要懂。
带来的那五万流民和兰州城本身的两万百姓大部分都是穷苦人家,又遇上这等乱世年代,连吃饭和活下来都是个问题,哪还有条件读书。
这七十三个学生里面有六十九人是赵谌治下文武官员、部分小吏和部分大匠、少部分商人的子女,只有四人是普通百姓的子女。
虽然人很少,但是赵谌表现出了最高的重视,不但让治下所有文武百官来观礼,而且还亲自来训话。
那七十三个新生,最小的十四岁,最大的十八岁,此时他们排成七排,双手背后,似乎在等待检阅。
“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当赵谌用激昂的声音将《少年中国说》念出来之后,他治下文武官员只是神色感慨。
但那七十三名少年一个个神色激动,脸色涨红,恨不得将自己变成超人。
《少年中国说》无疑是可以催动少年雄心壮志的一篇雄文。
他让少年胸中的热血激荡,让少年人明白自己的使命,知晓自己的重要性,鼓励少年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向自己期望的目标前进。
“本王也是少年,本王想用少年人的热血、梦想、朝气、力量打造出一个全新的大宋世界。
我们都是年轻人,年轻人就该有年轻人的朝气,本王相信,年轻人的朝气梦想会缔造出一个光明璀璨的新世界!
本王刚才所作文章名为《少年说》,这将会成为兰山书院的校训,也是我们出发的号角,是我们征程的方向。
也是我们的血,我们的泪水,我们的骄傲。
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光明,我们是潜龙,是乳虎,是雄鹰,是奇花,是宝剑。
相信我,这个世界归根结底是我们的。
我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就像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收归北国、驱除鞑虏、重震汉唐盛世的希望将会寄托在你们身上!”
这些话换成除赵谌之外的任何人说出来,对少年人都不会有这样的效果。
但这话出自赵谌之口,就大不一样了。
因为赵谌本身就是一位传奇少年。
他在大宋灭国之即,力挽狂澜,保卫汴京城,歼灭二十多万金兵。
他将四位奸相当着数十万百姓的面千刀万剐。
他来到兰州之后,在短短大半年时间,便让兰州重新恢复丝绸之路最大中转站,成为富裕繁华之地,让他治下百姓衣食无忧,且生活的幸福快乐。
这些本就是一个传奇。
而更传奇的事情是他这个少年人,带着大军在战场上歼灭所向无敌的完颜宗望带领女真大军,深入西夏腹地,歼灭西夏大军,所向无敌。
这样的一位少年,由他作出《少年说》实在是实至名归。
一个天才少年人,一个骄傲的少年人,一人无敌少年人,一个强悍的少年人,一个英明无比的少年君王的形象跃然于纸上!
兰山书院开学仪式之后,在赵谌有意安排下,在情报司和教务司共同努力下,在李师师的闻香教的全力支持下。
赵谌的《少年说》不光是在金城内外,金城王治下少年口中传唱,而是在短短数月时间中,风靡大江南北,黄河上下。
这是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