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早晨天亮得很早。当胡双来还在梦里和周公聊天的时候,外面已经有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叽叽喳喳”的叫人们起床了。
昨天晚上12点,诗词大赛的官方公布了决赛的最终名次。不仅仅是排名,还有各作品的各项评分。这就是昨天林却余想到的一个尽量减少舆论的办法:我把评分都公布出来,你们总不至于还说我们搞黑幕吧!
此时诗词大赛的官方页面,首页的大横幅已经变了内容:
华夏首届诗词大赛决赛结果出炉!
然后页面向下,就是十首作品的公示。此时的公示已经不仅仅只有诗词的内容了,还包括诗词的作者、选送的省份等内容。
于是,迫不及待想要看到诗词大赛结果的文学爱好者们就惊奇的发现,排名前十的作品里面,啊,不对,排名前七的作品,作者的名字居然都是一样的:粤省—胡双来,笔名:七剑下天山。
一众诗词爱好者傻眼了,广大的文学爱好者傻眼了,数不清的网友们也傻眼了。这是什么情况?这么正式的比赛,这么严肃的决赛结果公布,官方怎么还把诗词作者的名字给搞错了啊?
要说胡双来,有一些网友其实还是知道或者看着有些眼熟的。没办法,《明月几时有》歌曲的热度现在还在,歌曲月榜上还一直是在前十名里面挂着的。歌词和诗词的内容是一样的,网友们也不傻,自然也就知道这首诗词早就已经面过世了。再一看作者,哦!胡双来。嗯,不认识。
好吧,虽然不认识,但人家的水平是必须要承认的。所以这次诗词大赛,《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大部分时间都是排在第一名这个位置上的。而这也同样给胡双来增加了许多的知名度。别的不说,在文学爱好者的圈子里,胡双来的名气虽然不大,但也已经有不少的人知道这是一个在诗词一道上有着代表作的人物了。
结果,再看看官方,你们这是什么鬼?胡双来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这个我们知道,《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冠军这个也在意料之中。但你们诗词大赛的人在工作的时候能不能细心一点,这怎么一个作者信息把下面好几个的都给覆盖掉了啊?
于是,官方的留言、电话、邮箱就开始被广大的热心网友们轰炸。还没到早晨上班的时候,艾志刚就已经告诉工作人员,立刻在官网上发布一条声明,说明这次的事件不是工作失误,而是作品就是他胡双来一个人写的。
官方的公告发布,就如同在平静的水面上丢下了一个炸弹一样掀起了滔天大波。对广大的网友来说,你胡双来做出了一首惊才绝艳的传世之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们相信,也佩服你胡双来的才气。但如果说这前七名的作品都是你一个人做的,这也太夸张了吧。这是啥!文曲星转世还是孔夫子重生啊?
于是,网络上各种各样的言论开始出现。有说官方是在刻意捧新人的;有说胡双来这个人是雇了枪手的;有说胡双来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工作室的名字的。总之说啥的都有,莫衷一是。
现在再登录上诗词大赛官网的页面,之前的内容没变,但旁边却多出了一个弹窗:
公告:
华夏第一届诗词大赛在经过激烈的角逐后,终于在今早凌晨落下帷幕。本次比赛秉持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从半决赛开始,一直到决赛,全部采用网络公开投票制,且作品所有评分数据均公开可查。同时,为大力宣扬华夏传统文化,鼓励更多的人认识诗词、喜欢诗词,本次比赛前十名作品,将获得对应名次的奖金奖励。前十名作品排名如下:
第一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粤省—胡双来。
第二名:《将进酒》,作者:粤省—胡双来,参赛用笔名:七剑下天山。
第三名:《石灰吟》,作者:粤省—胡双来,参赛用笔名:七剑下天山。
第四名:《月下独酌》,作者:粤省—胡双来,参赛用笔名:七剑下天山。
第五名:《登幽州台歌》,作者:粤省—胡双来,参赛用笔名:七剑下天山。
第六名:《咏竹》,作者:粤省—胡双来,参赛用笔名:七剑下天山。
第七名:《青玉案·元夕》,作者:粤省—胡双来,参赛用笔名:七剑下天山。
第八名:《山居记趣》,作者:XXX
第九名:《咏梅》,作者:XXX
第十名:《无题》,作者:XXX
备注:以上诗词均为作者原创,版权已登、作者信息、笔名信息无错误。本次比赛前100名诗词作品后续会一同结集出版,敬请广大文学爱好者期待!
公告发布后,不到一个上午的时间,诗词大赛的热度就爆了,比决赛评比的时候热度还高。没办法,现在的网友们太喜欢吃瓜了。而这次的反应真的是太甜太香了啊。拜托,华夏第一届全国性质的诗词大赛,居然出现了这种七星连珠的情况,还有比这个瓜更刺激的吗?现在,广大网友们最想知道的就只有一个:这个胡双来到底是谁?我们要人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