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新闻联播(1 / 2)

第四章:新闻联播

苏哲岳从屋内匆匆走出来,定睛一看,隔壁的荒地里长出了几颗蔬菜球,形状为基生叶多数,质厚,层层包裹成球状体,扁球形,有几颗直径十厘米左右,有几颗更大,呈乳白色或淡绿色。

原来小柳树口中所说绿球般的蔬菜,是结球甘蓝。

苏父满意的笑了笑,若有所思。结球甘蓝这种蔬菜的耐严寒性、抗病性极强,能够在零下十五摄氏度的环境中生长,也能很快适应新的生长环境,移栽的成活率较高,能够储存的时间也很长。

也就是说,现在全球气温已经渐渐回暖了。

带着这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苏父牵着小柳树的手进了屋内,小柳树迫不及待的跟家人分享了在隔壁荒地内发现的新鲜玩意。

苏父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家人都同意他的观点,从末世到现在,仿佛与世隔绝,别说没看到另外存活着的人,就是另外存活着的蔬菜,今天也是头一回见,这无疑对他们来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叮叮叮……”突然间,听到一阵悦耳的音乐声,苏母放在客厅黑色金属置物架上已经闲置了的手机,竟然奇迹般的响起来……

这段时间,他们能做的,也就是定时帮手机充电,外加偶尔玩一下单机游戏而已。

苏倾宜听到手机铃声,浑身一颤,倒像是有一股电流突然钻入她的体内一般,使她身体激动得打了一个冷颤。

苏母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小柳树倒是机灵。

“外婆,你手机响啦,你快接啊。”

“我……手机响啦?”苏母也是一阵反应激烈,兴奋之余急忙拿起手机,看到来电显示打电话来的人是苏倾宜的大舅。

“喂?阿弟,你们一家怎么样啊,现在外面什么情况,你们知道吗?你们没事吧?”苏母接起电话赶紧迫切的问道。

“我终于打通手机了……”电话那头传来了一阵失魂落魄般惆怅的男声,几乎带着哭腔接着说:“阿姐……你可是不知道,我们得有多难啊,那个,你们呢,你们一家没事吧……”

“我们还好,我们现在也都平安,你们发生什么事啦?”苏母继续追问。

“佩之她砸伤了大腿,表面肿起来,又很痛没办法走路,大腿那里还有骨头成角的形状,现在没办法去医院,我们太着急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靠着地窖放着的几桶水,还有一些饼干熬到现在。”苏倾宜一家这才知道,世纪灾难之际,大舅一家靠逃到自家地窖内才躲过一劫。

大舅妈却因为逃难时砸伤了大腿导致骨折,至今都没有痊愈,也没办法找医生就诊,只能躲在地窖内将养着。

这一个月的时光,大舅一家可谓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他无时无刻不在尝试着打通自己的手机,寻求外界的帮助,也不敢随便离开地窖,怕外面不安全。

所幸的是,今日竟然能拨通阿姐的手机号码。

大舅和苏母聊了许久,末了,苏母抬起手擦了擦眼角的泪水,有种担心自己弟弟却无能为力的无助感。

苏倾宜一家显得郁郁不乐,都很担心大舅妈的强势。

小柳树不合时宜的闹着想看电视:“妈妈,我想看看电视,我已经一个月没看电视了,我就想看嘛,我就想看嘛。”

倾若姐软硬兼施,最终还是拗不过小柳树一阵卖萌撒娇,给他打开了电视机,虽然明知道电视机一定是像往常一样,显示的只有一个偌大平铺的深蓝色屏幕。

电视机打开的一瞬间,突然出现了画面……一位装扮朴实无华的女主持人映入眼帘,正在做晨间的新闻播报,电视机左上角赫然标注着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标识。

苏倾宜一家赶紧放下手头上的事,随踵而至来到电视机面前收看。

新闻联播此刻切入外景拍摄,外景主持人全身包裹严实,除了里层穿了厚厚的棉衣外,还在外面穿了一件紫色的雨衣,冰冷的雨水此刻打湿了她的雨衣表面。

最近几天里,全国各地经常会下大暴雨,甚至有的时候一下就是一整天。

在外景主持人身后,一片碎瓦颓垣,积雪遍地,镜头内的数千名志愿者集结在一起,将几百辆大卡车上载满的救灾物资,紧急送达分发到有需要的人群手上。

为了改善各地灾区临时居住条件,顺国国家负责人在恢复通讯设备、恢复道路交通的第一时间快速组织向社会各地征集仅有的救援物资。

筹措雨衣、头灯、防潮垫、野外睡袋、地垫、矿泉水、泡面、果蔬、帐篷、棉被、折叠床、星夜兼程的驰援情况非常严重的灾区。

当防潮垫将冰冷阻断,当头灯在黑暗中亮起,那束光,点亮灾区,温暖人心。

多地的志愿者在地震区多个点位部署门桥、冲锋舟等水上装备,确保水上救援通道始终保持通畅。

架设几十吨重的门桥,运载挖掘机、装载机等大型机械开展工程道路抢通,将救灾急需的工程装备和物资器材输送到各地一线。

全国各地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