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言商,刘大爷在饭店上班了一辈子,开饭馆的技术都是现成的。他跟迎珍出技术,孙淼淼跟赵巧莲负责管理,占四成股已经算是捡便宜。
刘大爷摇头,严肃地说:“不行,这不是占你们的便宜吗?你跟巧莲六成股,我们占四成。我这里还能拿出两千块,淼淼拿去装修吧。”
这两千块还是迎珍挣来的,要不是她们母女俩带着迎珍一块做生意,哪里来的今天?
赵巧莲忍俊不禁,“看你们谁也不让谁的,我们这里正好四个人,那就五五分吧!”
刘大爷点了头,“要是淼淼不嫌我老头子占便宜,我就占五成了。”
他看得出来孙淼淼是块做生意的料子,他一辈子跟厨房打交道,应付厨房行,论做生意却万万不行。他愿意使出浑身的力气,把这件饭馆打理好,哪怕占一成的股份。
他在国营饭店上了一辈子的班了,没想到有一天能够拥有自己的饭馆。孙淼淼圆了刘大爷的梦!
孙淼淼笑着说,“那就五成吧,大爷我先去学校了。等周末我找人来装修一下饭馆。”
“行,我跟你妈还有迎珍打扫一下卫生。”刘大爷爽快地说。
他兀自留在店面里东看看,西望望,一会扫地、一会擦擦桌子,可以看得出非常欢喜。他擦着桌子,那双平时严肃的双目此刻变得柔和,仿佛对待自己的孩子般地细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喜爱。
刘迎珍宛如黑珍珠的一对眼眸溢出单纯而喜悦的光,她拍着手高兴地说:“开饭馆喽——我们有、饭馆喽!阿爸我们有,饭馆喽!”
刘大爷心情复杂地摸着她的头,头一次听见闺女说话那么利索。
他浑身充满了干劲,笑眯眯地对她说,“对,迎珍我们有饭馆喽!”
他的眼前仿佛浮现起了她能流利说话、甚至能好好念书的美好场景。
……
老孙家。
孙老四咬牙切齿,“这个死老头,宁愿退休不干都不给我猪肉指标。”
他压低声音问身旁的同志,不满地说:“刘老头这事就这样过了?”
他给这个同志送了一整条烟、还有二十块好处费,没想到这人只是一个绣花枕头,工商局的一个临时工!
“那个刘大成辞职了,你还想怎么样?以后别来找我了,这影响多少有点大。”收了钱的那个同志把孙老四赶出了家门。
孙老四肉痛得滴血,刘大成辞职有个屁用!他想要的是刘大成手里那份肉指标,而不是他退休!
何娇扯了扯丈夫的袖子,“我们去黑市买猪肉吧,我看很多个体户都是这么干的。”
他们只是普通老百姓,目光短浅,哪里懂得解读政策?只要有点风吹草动就会吓破胆子。既不像孙淼淼敢一条路走到黑,也不像郝四道懂得精心收集信息,灵活利用政策。他们根本不打算办个体经营证,怕被抓成投机倒把。
何娇去黑市花两块五的高价,买到了一斤猪肉。
早几年好多倒爷靠着黑市都吃香喝辣了,像郝四道那样的混子,都能掏出两百块彩礼钱给孙淼淼,他就是靠黑市挣到钱的。
孙老四夫妻回到家,高兴地跟万红英说:“妈,我找到买猪肉的办法了,你给我一笔钱做生意吧。以后我带你吃香的喝辣的。”
何娇把做生意之后美好的生活细细地描绘了一遍,万红英听了果然心动。
她掏了两百块给老四媳妇,细心地叮嘱道:“你大哥大嫂在城里工作,要是有什么不方便的,让他们给你走走关系。都是自家兄弟,要互相帮助。”
她边说边看向自己的大媳妇。
“等你们生意做起来了,我跟你们一块做,我这把老骨头还硬朗得很,摆个摊这样的轻省活还是做得了的。”
老大媳妇刘蓉听完之后面色淡淡的,明白老婆子又在暗示他们了。她面甜心苦地笑了笑,“一家人是应该相互照顾。”
刘大成辞职的事情她听说了,知道孙友志把一百块白白地打了水漂,这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蠢货!要不是她不舍得杜秋雅这份关系,也想学老二媳妇那样干脆分了家了。
老二媳妇分了家,生活水平跟坐了飞机似的蹭蹭往上飞。
刘蓉把电话打去了京城,她知道小姑子在意孙淼淼的消息,故意透了些消息给她,“孙淼淼现在可了不起了,亲自被校长请回去念书,这也就算了,人家现在都搬进城里住了,房子又大又敞亮。”
“秋雅,你可不能看着你大哥这么辛苦,得拉扯他一把啊。他今年本应该再往上挪一挪了,还缺一千块疏通关系。我听说他同事准备走后门了。我也不是想伸手问你要钱,你在京城那种有头有脸的人家生活也不容易……”
“我打算做点生意,你支援我一点钱算是入股,等挣了钱我跟你平分好吗?”
几天后,刘蓉喜滋滋地到邮局领了五百元汇款,心里暗自羡慕小姑子真是飞进金窝窝里,福气都要享不尽了。
刘蓉是第一个嫁进老孙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