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将之放在今天,这歌词,首首都是王炸。
只可惜唱法和旋律已经失传了。
所以现在大家只能背“歌词”(诗经)。
而有专家根据《诗经》大段的重复“歌词”推测,《诗经》在古代被唱出来,应该也是在一段段很短小,但很好听的旋律里面重复。
比如《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歌词”结构都是类似的,它的旋律差别应该不大。
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诗经》“传唱度极广”、“传唱千年”的原因吧。
简单!
本来就是易于传唱的重要因素之一吧。
很快《shape of you》进入了副歌部分。
一声鼻音浓重的“嗯嗯嗯~~”之后,歌曲迎来了最好听的一段。
“i"m in love with the shape of you(我爱上了你的窈窕身体)”
“we push and pull like a mag do(你推我搡仿佛有磁力吸引)”
“although my heart is falling too(尽管我的心已为你着迷)”
“i"m in love with your body(我已爱上你的窈窕身体)”
“and last night you were in my room(昨晚你在我的房间)”
“and now my bedsheets smell like you(现在我的床单上尽是你的味道)”
“every day disc something brand new(每一天你给我全新的感觉)”
然后整首歌就入了不断循环、重复的“oh-i-oh-i……”
被很多人戏称为“号外号外号外”
即便歌曲过半,但那“咚咚咚”的背景音依然在循环往复。
这种不断的重复让人欲罢不能。
“不知不觉就跟着摇头晃脑了。”
“这也太好听了吧。”
“我中毒了!!!出不来了。”
“洗脑神曲啊!!”
“听了这首歌我脑子里再也装不下其他歌了……”
“完全没去听歌词,一直就在听背景音乐蹦蹦蹦蹦蹦蹦……然后我的脖子抽筋了。”
“又是一款爆款神作!”
不出所料。
这首歌发布一个小时播放量破千万!
二十四小时播放量超过三亿!
比《despacito》还要爆。
大概是因为《shape of you》旋律简单,但同时也不缺少节奏感吧。嗯,不能用缺少……应该说这首歌在简单的旋律下,节奏感反而更强。
因为那完全可以被当做一个个节拍了。
这首歌很快风靡全球。
在新歌榜上《shape of you》超过了《despacito》跃居第一。
更为重要的是这首歌的翻唱版本特别多,不像《despacito》这样的西语歌,有人翻唱的,但相对没那么多。
王安一曲成名。
在欧美市场打开了局面。
这让很多欧美歌手动了心思。
“这个苏晨有点邪门啊。写什么火什么。”
“关键是人家写得好。”
“他捧谁,谁就会小火一把。”
“我在想他要是能帮我写一首歌就好了……”
“额,你想多了吧,人家又不认识你,无缘无故,为什么要帮你写歌?”
“我可以和欢娱娱乐签约嘛……”
“你说得我都心动了。”
在美洲艺术家经纪娱乐公司一家独大,想要出头,就得加入艺术家经纪娱乐公司,不然几率很小。
但加入门槛太高。
不是想进去就能进去的。
你看得上人家,人家未必看得上你。
所以不少人都产生了投靠欢娱娱乐的念头,主要还是看重了苏晨的“邪门”和强大的创作能力。
梅尼、希尔斯等人看到苏晨连续两首歌霸榜,心里的紧迫感更甚。
“写一首火一首!这也太邪门了。”希尔斯唏嘘。
“是啊……从来不翻车。每一首都是爆款。我怀疑他是创作机器!要么就是穿越者!有超能力的那种。”梅尼觉得苏晨很恐怖。
要知道这个月为了争夺格莱美的奖项。
全世界的优秀歌手都在疯狂发歌。
竞争非常激烈。
希尔斯、梅尼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