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江宁府知府(3 / 4)

的变化。

“如今江宁府的父母官都是极好的人,也不知是不是因着江宁府出了一位皇后娘娘的缘故。”

“江宁府的税收比之从前少了三分,就算是每年要抽家中之人去服徭役,也会多分些油或者是肉回来。”

“不知如此。每次服徭役还有工钱可拿。虽然比起在外面上工的时候赚的要少一些,但比起从前义务去服徭役一分钱没有还要倒贴,要强太多了。”

“青天大老爷真乃是青天大老爷啊!自从如今的知府换了人后,陆陆续续的十几个知县也换了人。”

“如今不仅没有了那些富户们强取豪夺,却毫无任何事情。”

“如今的富户们为了自己的名声,他们教导自己的孩子也上心了许多。如今江宁府很少出现那些吊儿郎当的二世祖了。”

“江宁府的学术氛围十分浓厚,做学问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就连几个大家夫人也联手办起了女子学院。”

“虽然那些女子学院并不教导科举所用的四书五经,可女子该学的东西一样不少,也不完全只会琴棋书画与女红了

,看的书也多了起来。”

“附近穷苦人家的孩子也会有几个读书人,若是没有太过重男轻女的人家,家中的孩子无论男女,都会送到对应的学院里去学习。”

“之前听闻有些学的快且好的女子嫁的都不错,大多数人家也对女子无才便是德有了改观。”

“不管是谁家娶媳妇,都喜欢大气有内涵,能撑住整个家族的不是!”

苏婉宁听到这里,笑意也越来越明显。

不管是在什么时候,女子都是比较弱势的群体。

能够在这样的大清朝,为女子争夺喘息的空间,倒也是不错。

尽管江宁府不大,想来用不了多久,江宁府的影响力会大到无法想象。

在大清朝,除了世家和一些诗书传家的人家,大部分都是文盲。

江宁府,一个随便拉出来人均秀才的水平,无疑是让所有人都艳羡的存在。

或许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地方效仿江宁府,将江宁府的优点一并学了去。

苏婉宁还在内心激动的想着,就见一位嗓门儿极亮的白胖大婶笑哈哈的开了口。

“江宁府的知府老爷还命人建了武学院,有那能文能武的人才,还有文不怎么好,但武突出的人才,也培养出来不少。”

“听闻等明年武举时,会有二十多名武考学子从咱们江宁府出发呐!”

“到时候若是能如同文试科举一样,半数以上进士老爷都是咱们江宁府的人,咱们江宁府才是真的名声大噪了!”

婉宁此时对于如今的江宁府知府极为好奇,不知如此通透的官员到底是哪位。

苏婉宁笑着看向不远处的皇帝,也瞧出了他对江宁府知府的好奇。

尽管整个江南都知晓皇帝又来了的事情,不过皇帝那般大阵仗的来,自然不会单独行动。

虽然百姓们觉得苏婉宁与那男人有些面生,看着那气度也并非平常人。

可苏婉宁说着一口流利不已的江宁话,更是说了如今与夫君要回来探望家人。

一个远嫁了多年,如今过得好了想要回家探望家人,也不是多稀奇的事情。

江宁府这几年的嫁娶,外地人也不少。

尤其是女孩子远嫁到名门望族的庶子家中,或是远嫁到商户家中做长房正妻的也不少。

众百姓们虽然也曾想过这两位是皇室中人,可苏婉宁太有迷惑性,将百姓们几句话全都给带跑偏了。

最后,等到苏婉宁和皇帝离开之时,两人手中都有不少江宁府的特产。

虽然这些东西都不贵重,但皇帝心里知晓,这些都是这些人的心意,这才是极为难得的。

能够对陌生人如此慷慨,也反映出了此地的民风和行事风格。

只有百姓们都生活在如此富足、祥和的环境之下,她们才会开开心心的围在一起笑脸相迎,互相嘘寒问暖。

皇帝内心感慨,或许京城之中的百姓比起江宁府的人,过得都没有这般惬意。

两个人手拉着手离开后,苏婉宁歪着头看皇帝。

“臣

妾的老家如何?”

“极好。”

“臣妾对江宁府的知府很感兴趣。”

“朕也很感兴趣。”

“那咱们什么时候可以见见江宁府的知府?”

“后日游船靠岸,仪仗队会朝着江宁府而来。就都住到你家旧宅之中吧。”

“可是臣妾的老家极为破败,恐怕……”

“自从你到了朕身边,朕每年都会派人给苏家老宅这里重新修缮。”

“如今苏家老宅这边已经修整成了小行宫了,为了不扰乱百姓们的生活,住在你家最是合适不过。”

苏婉宁也只好点了点头,“那到时候让江宁府知府到臣妾家的老宅?”

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