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三阿哥一事。
想到大阿哥与户部交好,三阿哥与吏部交好。皇后娘娘或许是在提醒他要多多照顾三阿哥,想法子将三阿哥与从前的吏部尚书之间的关系摘干净。
想到此处,和珅也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了。
和珅再次铺纸研磨,提笔就打算给在京中监国的三阿哥写一封信。
一方面是要告诉三阿哥,如今的吏部尚书已经换成了自己。
另一方面也是要提醒三阿哥,吏部尚书所为惹了帝王之怒,莫要动任何心思将从前的吏部尚书解救出来。
不知如此,和珅还将从前的吏部尚书的所作所为都一一交代,还着重提醒了三阿哥,吏部尚书有意送一个瘦马入后宫夺皇后娘娘的宠。
而这样的事,他已经准备了十余年。
又在信中提到,务必要三阿哥仔仔细细的回忆一下,从前与吏部尚书之间的往来是否有问题。
想着那位聪慧的皇后娘娘所出之子,断然不会被大阿哥蠢笨。
他在户部之时与大阿哥也有几分往来,那位虽然性情让人琢磨不透,可办事能力却是一等一的好。
想来三阿哥比起大阿哥应该也差不了太多。
跟缩将所写之信用蜡封好,等着下一次船靠岸之时,再想法子出去将信件交给驿站。
皇后娘娘竟然派了兰儿姑娘亲自过来,只送了个食盒就立刻离开了,想来是避着皇帝的。
那他送信的途径也要万分小心才行,说什么也不能让皇帝的人发现。
再一想到自己认识的三教九流之人极多,或许真的能有些让人出乎意料的法子。
等到和和珅这封信送到京城之时,已是半月以后了。
苏婉宁等人也到了江宁府,此时正与皇帝微服私访。
而京城之中,三阿哥永璋看着手中的信件陷入沉思。
想到三日前,有人送了信过来,说了前吏部尚书,一时糊涂做了错事。
还想着让三阿哥伸把手帮一下。
多亏了他自己现在每天都忙得分身乏术。
不然自己真有可能看着从前的交情掺和其中。
和珅说的话不会是假的,毕竟和珅是自己母后一派的人。
若是其他皇子倒也罢了。自己母后的人,说起来也是自己人。
自己人说什么做什么都不会以坑害自己为代价,或许真的是前吏部尚书做出的事情太大。
敢明目张胆的给皇帝塞女人,还是在皇阿玛与皇额娘闹脾气的时候,其心可诛。
若是想要送一个良家女子倒也罢了,却不想要送一个玉臂千人枕,朱唇万人尝的瘦马,这让他如何忍?
想着之前送来求救信的人还在京城等消息,三阿哥直接发话。
“将那个想要给前吏部尚书求情的人压入天牢,等皇阿玛此番下江南回归后再行定夺。”
“真是好厉害的人啊,打主意都打到本阿哥身上了。”
“竟想要拿本阿哥做筏子,那本阿哥就告诉告诉他们,本阿哥是个什么性子。”
“将前吏部尚书家围起来,所有家眷禁止外出。”
“京城之中若有人为其请罪,按结党营私罪下狱,等候发落。”
“若前吏部尚书家的姻亲迫于压力,不得不提那么一嘴,提醒一遍后若还是不思悔改,便一并处置了。”
“本阿哥到是要看看,这前吏部尚书下了多大一盘棋。”
见永璋如此气愤,永璜此事也从外面缓缓走进。
“这是发生何事了?让三弟发了如此大的火。”
永璋将手中的信递给了永璜,还有三天前的求救信一并递给了他。
“大哥你说,他到底是哪来的脸,在犯了如此大错后还有脸找我庇护他!”
永璜将两封信迅速看完,轻轻挥了挥手。
“此人做事确实很让人烦躁,但你因此要围了他全家人也着实不妥。”
“派暗卫日夜不间断的监视前吏部尚书府就是,具体最后如何定夺,还得是皇阿玛回来后。”
“你若是现在就按照你的想法处理了他,只怕你与他之间的关系会被更多的人说道,你反而成了那卸磨杀驴之人。”
“就算是为了你自己好,此事也得缓缓再议。”
“不必按照三阿哥说的去做,按本阿哥说的就是。”
等到人退出去后,永璜才无奈的伸手点了点永璋的头。
“你啊你,这情绪外放的太明显了。”
“你若是不将你的性情稳一稳,后面有的是吃亏的时候。”
“说了你多少次了,你这样的行为得改。”
“如今你我二人负责的是整个大清的监国,不是真的将大清交到你我兄弟二人的手中,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虽然咱们是皇子,地位尊崇。”
“可京中那些官员,哪个势力不是盘根错节?”
“真要是按照你所说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