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完美的男子,便如同一幅画似的,好好欣赏便可。
沈妆儿将书卷还给他,郑重道了谢,方上了岸,走的时候毫不拖泥带水。
朱谦倒也不急,感情的事急不来,目送她走远,又悄悄上了马车,护送她回府再回东宫。
沈妆儿闯入最后一关的事很快传到了沈家。
老太太急若热锅蚂蚁,很快召集沈璋与沈瑜回府,沈家兄弟都倍感头疼,
“这是有人觊觎妆儿美貌,欲纳之为侧妃。”
“定是如此。”
沈瑜气得面色胀红,“我沈家虽不是高门显贵,却也是清正人家,哪怕是豁出命去,我女儿也不与人为妾。”
倒是沈璋满脸苦笑,“母亲与三弟别忘了一件事,一旦圣旨赐下来,妆儿便是侧妃,即便是妾,也是皇家的妾,这是恩典,咱们抗拒不得。”
“妆儿这样的性子,哪里合适嫁入皇家,指不定被人算计的死死的,况且还是个妾室,只有被人欺负的命....”老太太眼眶泛红,又叹道,
“可惜我没能早点把妆儿婚事定下来,否则,也不至于让她吃这个亏....”今日妆儿都那般藏拙了,皇家的人还是不放过她,想必不日便会赐下圣旨。
沈家自是一夜无眠。
可偏偏在晨起,老管家急匆匆奔来正院,冲正在用膳的老太太道,
“老太太,门外来了个人,说是要娶咱们三小姐为妻。”
老太太听了这话,惊得噎住。
有人来求亲?
赶在皇家下旨前求亲?
谁这么大胆子跟皇家抢人。
老太太很快冷静下来,收拾妥帖,着人去请沈瑜与沈璋,再将人唤了进来。
来人一袭青衫,气质儒雅出众,给人一种岳峙渊渟的感觉。
沈瑜瞅了一眼,只觉得有些熟悉。
倒是沈璋扶着茶盏,视线慢腾腾投过去,对上一双熟悉的眼神时,吓得整个人弹跳而起,
“王大人,怎么是您....”沈璋舌头打了个几个结,话都说不囵吞了。
王钦含笑一揖,提起青衫入内,朝老太太行了个大礼,
“在下琅琊王钦,想求娶沈三小姐为妻。”
沈家三位长辈都惊呆了。
琅琊王钦,天禧年的状元,当今皇帝最看重的后辈肱骨,曾言之凿凿,将来要让王钦当整个朝堂的家。
年纪轻轻三十不到,便已经是内阁辅臣,再过几年,等齐首辅退下去,定任内阁首辅。
现在他上门提亲。
王钦见沈家三人均看着他不说话,以为是觉得他太过草率,满脸愧色,再次与沈瑜和老太太作揖,
“还请老太太与沈大人海涵,在下并非不看重,实则是今日凌晨听到沈三姑娘入选皇家选亲名录,心急如焚,便匆匆赶来。”
“家中祖母与沈三姑娘曾有一面之缘,一再夸赞沈姑娘天真烂漫,心地善良,属意她为王家妇,怎奈在下被太子殿下再三调遣离京,又念着三姑娘年纪小,怕贵府不愿轻易允婚,故而拖到现在,眼下皇家有意择三姑娘为侧妃,在下便唐突一句,沈家与其将她嫁入皇家,不如嫁给在下。”
“在下虽年纪大三姑娘一轮,却可允诺,此生不纳妾,也定无微不至照料她,断不让她在王家受半点委屈,若有违此誓,天打雷劈!”
“至于赏花宴一事,一力由王某承担,定不会牵连沈家半分。”
王钦一席话将沈家所有想问的话都给解释清楚,也将沈家所有顾虑给剔除。
老太太数次张了张嘴,想问什么,却发觉无话可说。
人家遵循家中祖母意愿,算是父母之命,男人年纪大些有年纪大的好处,定是将自家姑娘当宝贝疼的,满朝敢从皇家手里抢媳妇,也就一个王钦,可见是真的看重妆儿,得来不易,才会费劲珍惜。
这样的男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有担当有气魄,还真是无可挑剔。
这么一来,王钦好像是沈家最好也是唯一的选择。
老太太当然不可能一口应下,少说也得问几句,得知沈妆儿曾在寺庙上香时,帮衬过王太夫人,得了王太夫人的善缘,如此嫁入王家后,也不用担心长辈不喜。
“家中有一庶妹,因身子不虞,送去乡下调养,这辈子都不打算回京,三姑娘若肯嫁我,今后王家都在她手里,断无人敢给她脸色瞧的,就是我,也不用她事事伺候,只要她顺心便好。”王钦握着茶盏温煦地笑着。
老太太再没这般满意。
又看了一眼沈瑜,沈瑜脸上谈不上高兴,也没有拒绝。
若没有皇家亲事压着,沈瑜大抵不太乐意,为何,王钦的年纪比沈妆儿大了八九岁,沈瑜心中多少有些忌讳,不过王钦说得对,与其将女儿嫁去皇家为侧妃,还不如嫁给王钦,至少在王家是体体面面的正妻,也不指望沈妆儿光耀门楣,能过安生日子便好。
老太太见沈瑜不说话,便知是默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