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第 79 章(4 / 7)

重生后王妃咸鱼了 希昀 13224 字 2022-09-27

朱承祐眼珠儿骨碌碌转溜一圈,忍不住嗅了嗅,莫名觉察出酸味,于是朝沈妆儿觑了一眼,

沈妆儿一脸茫然,“现在让王钦致仕不太合适吧,你不是说要将朝政交给祐儿,咱们抽空回一趟宜州么?”

沈妆儿好些年不曾去宜州,甚为想念,这回是打算带着小儿子小女儿去宜州开开眼界,王钦不在中枢,朱谦怎敢轻易离开。

朱谦脸色不变,重新拾起筷子,夹了一块酸鱼片,“没了他,中枢还不能运转了?我相信祐儿的能耐。”

朱承祐:“......”

“爹,现在儿子监国,王钦致仕与否,儿子说了算!”

扔下这话,朱承祐朝二人施了一礼,大步退开。

朱谦面色僵如石蜡,直到朱承祐离开许久,还保持着姿势不动。

这是气狠了。

沈妆儿咯咯直笑,戳了戳他的肩头,“别气了,昨个儿不是高高兴兴说,终于能撂担子了么?”

朱承祐连着在御书房批了几日折子,又在右殿亲自视朝,小小年纪端得是一板一眼,公正不阿。

数日下来,朝臣发现这太子年纪虽小,却极有见识,对各州郡的情形比他们臣子还了解些,提出的法子也并非好高骛远,而是卓有见地,顿时刮目相看。

到了第五日,朱承祐忽然想起,这几日光顾着批折子,吩咐下去的事执行如何了?

随后喊上几名小黄门前去内阁询问。

结果小黄门回来答他,事情安排下去了,各部办事皆有章程,哪能这么快出结果。

朱承祐一听,火上眉梢。

整整五日过去了,难道一桩事都没落定?

他按捺住火气,亲自前往官署区督查。

朱承祐自小记性好,几乎过目不忘,这几日打他手底下出去的折子,他记了个大差不差。

譬如兵部有个老兵的补助,折子一批,便可从内阁发往户部,户部签押即刻将银子拨去兵部,兵部便可下发各地卫所,朱承祐曾在边关当过两年士兵,亲眼瞧见那些退伍的老兵,断手断脚,生活困难,倘若冬衣发得不及时,便会病死路中,这些将士将身家性命与前程献给了朝廷,朝廷不可怠慢。

另有曹州水患,准了工部修渠的折子,拨银的驾帖发下去了,但是修渠的图纸设计并人手还没定好,渠一日不修好,两岸的百姓就没法种田,来年就没有收成,他可是遇见过易子相食的场景,想一想,他便毛骨悚然,一脸肃然往外走。

“随我去一趟户部。”

另有小内使欲引路,亦有羽林卫要伴驾,皆被朱承祐给制止,他这几日将官署区衙门抹了个清,闭着眼都知道各部怎么走,领着五虎便往前朝迈去。从奉天殿出来,一路过了午门端门,来到官署区,左边第三个衙门正是户部。

户部尚书胡赟还在府中修养,几日前他的孙子娶了淮阳侯府大小姐霍双双,正是朱承祐的表姐,胡赟这些年身体不大好,朱谦准他三日归一次朝,户部如今是两名侍郎理事。左侍郎想着自己如今担着户部尚书的职责,却无名头,日日干得心中不爽,现在听闻十二岁的太子当政,只觉好笑,慢悠悠地在户部公堂后院的树下喝茶。

中秋刚过,院子里还飘着桂花香,阳光透过枝叶洒下来,映出那金黄的月饼酥泛着光,左侍郎正塞下第四个酥饼,忽闻前头公堂传来些喧闹声,侧耳细听,

“司礼监披红,内阁已发下来了,不过是盖个章的事,手续应该不难,怎么还没弄清楚?”

这嗓音有些陌生,带着几分戾气,却不像是官腔,好像是湖湘的口吻。

左侍郎心想什么人敢在户部撒野,却见一伙人已从穿堂进了院中,当先一人正是那日玩蛇的红衣少女,左侍郎脸色一青,连忙从圈椅里直起身,朝慢腾腾迈进来的朱承祐躬了躬身,

“臣请太子殿下安。”

朱承祐也不跟他废话,“孤遣人去过内阁,五日前孤亲自批阅的折子全部下发六部,其中有不少是需要户部勾签的驾帖,可孤今日一问,驾帖一件未曾发出,何故?敢问左侍郎怎么有空在此喝茶...”

少年凌厉的视线扫了一眼那月饼,唇角一勾,“哟,内廷进贡的桂花月酥,孤都没得空吃,左侍郎倒是吃饱喝足了....”

面对少年咄咄逼人的质问,左侍郎不慌不忙笑着回,“陛下与娘娘一向体恤臣工,这是天恩浩荡,至于折子勾签的事,殿下刚来,有所不知,各部皆有流程,折子从内阁发来我户部,老臣得先核对印章,再让底下相关衙署核实数目,再发去国库,这里头的手续可一点都不简单....”

左侍郎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回头拨银子,运银子,哪一桩都得小心翼翼....”

朱承祐笑着打断他,“那侍郎之意,何时能将银子拨往兵部,下发卫所?”

左侍郎掐指一算,正色道,“最早也得半月,最迟一个月....”

朱承祐闻言脸色一变,“孤虽头一回坐镇中枢,却也不是不通政务,孤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