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 75 章(4 / 5)

重生后王妃咸鱼了 希昀 10007 字 2022-09-18

还留了一丝微弱的缝隙,眼神便往那儿瞄。

朱谦这下是拿她一点法子也没,干脆放开她,

“你不是想瞧吗,让你瞧个够....”

掐住那细腰,给翻了过来....

沈妆儿大吃了一惊,面颊已红如晚霞,手撑在那里,要落不落,忽然有一种坠入深渊尽头的畅麻,身子就这么跌了下去,眼眶泛红趴在那里想哭。

“求你....”

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想要哀求他放过,却又晓得他这个时候从来是不听人劝的。

嘤嘤地哭了几声,跟惊喘似的。

朱谦还真就越发满意了。

也不知这孩子是不是天生跟他作对,正得意着,忽然就瞧见一根杆子顶着帘帐戳了进来,径直捅在了朱谦眼前。

那一刻他的心哪,大有将整座皇宫给掀了的冲动。

这个小混账。

朱谦忍无可忍,抓住那杆子,便往外一推。

紧接着,听到咕咚一下,一声嚎啕的哭声响彻整个坤宁宫。

...........

沈妆儿泡在浴桶里,瞧见胸前那片红印子欲哭无泪,明明处处都被他给把持住了,偏偏没让他泄火,她觉得自己亏极了,想起朱谦拧走祐祐时那黑黢黢的眼神,沈妆儿一阵后怕,夜里还不知要如何才能交待过去。

朱谦重新穿戴整齐,单手将哭嘤嘤的儿子搁在手肘弯里,不顾坤宁宫下人求情,大步往玉熙宫走。

这已经不是朱谦第一次试图把祐祐送走,祐祐瞅着略熟悉的方向,便猜到亲爹要做什么,抱着他手臂狠狠咬了一口,偏偏亲爹手臂比石头还要硬,他刚长出几颗小乳牙,哪里是对手,疼死他了,于是再次哇哇大哭。

宫人心疼极了,一路辍在朱谦身后求饶。

朱谦所有耐心给了沈妆儿,对于其他人那是说一不二,任凭祐祐如何哭闹,他脚步不停,一路到了玉熙宫,二话不说,将儿子往内监手里一扔,

“回禀太上皇,太子明日离京,今夜给他们祖孙机会话别,让太上皇好生照料太子,不许撒手。”

旋即头也不回离开了。

回到坤宁宫,将宫人都给轰出去了,这一个下午,沈妆儿就没从塌上起来过。

翌日,母子二人乘坐一辆低调的马车悄悄出了城,朱谦亲自送到郊外二十里,方才依依不舍放他们离开。

这些年为了缩短京城通往宜州的路程,朱谦又命工部与各州督抚修了好几条路,恰恰国泰民安,军中的将士也无事可做,干脆调兵投入修路,如今,路况平整,原先的山路都被铺上了青石板转,若是行得快,不到三日可抵达宜州,只是沈妆儿担心祐祐不适应,自然是缓行,也叫祐祐瞧一瞧沿途的风光,孩子自小在紫禁城长大,眼见的天地不过一巴掌大,瞧见外面山清水秀,自然是兴奋地手舞足蹈。

到了宜州这一日,恰恰是八月二十四日。

风和日丽。

两年半不曾回来,宜州面貌焕然一新,运河被拓宽了一倍,两岸的商肆层层叠叠,间无虚席。船只遥遥,欸乃一声,秋玉红林,如人间瑶池,不消一醉。

倚在河畔听曲的姑娘掷花扔柳,画舫里操着吴侬口音的怜人唱着脍炙人口的昆曲,岸上街道铺着青石板转,挑着担儿的货郎走乡串户,时而唱着熟悉的山歌,时而哼着童谣,三三两两的小孩子凑过去,争先恐后递过去两个铜板,买上一串冰糖葫芦。

骤然,一道悠远清越的钟声回荡在天际,顺着方向望去,只见一栋七层高的塔楼涌入林间,层峦叠嶂中,几处翘檐从树丛里够了出来,一排脊兽整齐划一列在其上,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反射出熠熠的光芒,风乍起,掀起红波翠浪,一月洞门从树叶下掩映而来,七八名穿着澜衫的士子打藏书阁迈出,言笑晏晏卷着书册离开。

原来书院已落成,国子监与嵩山书院共同派来十几位□□,有当世大儒,亦有声名远播的的才人佳子,有人嫌嵩山书院过于清净,有些人嫌国子监门槛过高,于是纷纷投来宜州书院门下,故而,短短三年间,书院已招来数百名学子,依照沈妆儿的意思,在宜州书院隔壁,特开一女学,请德高望重的老儒教姑娘们学问,也聘请品才俱佳的女师教才艺或德行,女学十分兴旺,自开学之日起,便有五十多名姑娘交了束脩,往后只增不减。

街上人海潮潮,酒肆摩肩接踵。

处处一派欣欣向荣之景。

这还是当年那贫瘠鄙陋的老山窝吗,这简直是人间天堂。

沈妆儿站在船头,张望两岸风光,一抹前所未有的自豪油然而生。

待祐祐长大,她便可告诉他,这就是她的理想王国。

回到邬堡,诸奴仆喜极而泣,纷纷跪下行了大礼。

祐祐一进邬堡,便被这宏伟的建筑给吸引住了,孩子不认生,任谁抱着都乐意,李婶抱了一会儿舍不得放,又被平嬷嬷抢了去,害得小五跟在小主子身后手忙脚乱。

小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