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第 61 章(2 / 5)

重生后王妃咸鱼了 希昀 10379 字 2022-09-02

编史,出了这等疏漏,即便不按影射罪名处置,也得按渎职处置,沈瑜死不足惜,殿下千万要自顾啊!”

朱谦神色坚毅,唇角微微扯了扯,“依诸位大臣之意,皇祖父果然有不轨之举?他不过是顺时应天罢了,江山不仅是帝王的江山,也是百姓的江山,是天下人的江山,皇祖父还政以清明,功高至伟,”旋即,目光怡然投望在皇帝身上,“父皇,儿臣不认为祖父有不可言之处,也不必遮遮掩掩。”

他若不将筹码加重,此事的规格便只限于刑部,唯有加上他这个东宫太子,才有机会争取三司会审,这样一来,李庆宜便没法一手遮天。

太子之位没了,他还能夺回来。

沈家没了,他做的一切还有何意义......

他伏低再拜道,“父皇,儿臣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沈瑜更是当场呆滞,僵了一瞬,立即往前跪爬,磕头如捣蒜,

“陛下恕罪,太子一时失言,还请陛下莫要怪罪与他....”

挪身与朱谦磕头,哽咽着恳求,“殿下....殿下快认错吧,此事与你无关,还请殿下莫要再言....”

沈瑜万万没料到,为了给沈家争取脱罪的机会,朱谦连太子之位都给赌上了,怎么会呢....在沈瑜印象中,朱谦眼里只有权势,怎么会这般儿女情长....太不像他了....

沈瑜修史,更懂史,文人之间这些字里行间的游戏,一不小心便是万劫不复。

他不能拖累朱谦。

沈瑜转首往皇帝长拜,额尖已磕出一片红印,“陛下,臣认罪,臣渎职,还请陛下看在妆儿的面子上,饶了沈家满门,处死臣一人....”

“沈瑜....”皇帝红着眼站起了身,眼神紧盯着他,晦暗不堪。

皇帝自事发就知道这桩事不好查,一笔而已,沈瑜想要摘得干净,难于登天,先皇的名声与大晋的名分不得不顾及,他是皇帝,不能徇私,得以大局为重,此罪按律当夷族,而眼下最好的办法,便是不公布于众,以渎职之罪处死沈瑜,来保全朱谦与沈家。

可朱谦不答应。

梦里沈瑜被箭矢当胸贯穿的情景,依然血淋淋地刻在他脑海。

或许,那不是梦,而是妆儿经历过的一生。

“岳父....”朱谦移目朝沈瑜重重叩拜,语气里含着几分悲沧,他抬目,见沈瑜一脸赴死的坚决,目光被刺痛一般,交织着自责与懊悔,“是我对不起沈家,对不起妆儿,也对不起您....理应我来担。”

沈瑜被他这一声岳父叫得心绪乱涌,面如泥塑,他痴愣地盯着朱谦,仿佛头一回认识他,半晌,颤声道,

“我...不是你岳父....”

“不....”朱谦深深吸着气,缓缓一笑,这一笑恍若穿透乌云的阳光,“在我心里,您一直是,永远是....”

转身,双袖合一朝皇帝拜下,

“父皇,若沈大人有罪,罪在儿臣,儿臣愿一人担责,若沈家无罪,还请父皇还儿子与沈家一个清白!”

这是要一人扛下来的意思。

朝臣傻眼,他这是脑子被驴踢了,还是爱沈妆儿爱惨了?

沈瑜大惊失色,爬过去,重重扯着朱谦的袖子,“殿下,这不关您的事,不关您的事啊,您疯了吗?”他一头磕在地上,泣不成声。

皇帝气笑了,眉峰锐利,唇角冷冷掀着,“冯英拟旨,着左都御史程钧,刑部尚书李庆宜,大理寺卿宋绍三司会审....”末了,睨着始终一言未发的王钦,语气凝缓,别有深意道,“内阁首辅王钦督查。”

王钦眼梢微挑,深深看了一眼朱谦,他到底是破釜沉舟,还是请君入瓮?

这一次,便是他,都看不懂朱谦了。

王钦叹着气,与其他三位大臣同时列出接旨。

皇帝最后背过身去,看都没看朱谦,语气平静似水,

“来人,将太子朱谦与沈瑜押下刑部大牢待审!”

*

年关已近,京城四处人影匆匆,街上熙熙攘攘,明明是正午,天却阴沉得可怕。

沈家已被锦衣卫封住,沈妆儿被特旨宽待,临时搬去了对面的郡主府,沈府一应人等不能外出,锦衣卫是朱谦的人,沈妆儿不担心沈家人被苛待,一应用度皆是正常供应,唯独该要操心的,是牢狱里的人。

她穿着一件素衫,裹着一件月白的斗篷,带着听雨提着食盒来到刑部天牢门口。

她面庞比那雪还要白,眸眼却明亮坚韧,听雨塞了一锭银子给守门的侍卫,侍卫念及沈妆儿身份,也不敢拦,不耐烦往里扒拉着,“快去快回。”

主仆二人来到天牢门口,一股阴湿发霉的寒气从甬道口倒涌上来,将沈妆儿呛出了泪,她忍着恶心,捂着嘴一步一步沿着光滑潮湿的石道往下走。

摇曳的烛火将她纤细的身影长长投在墙壁,随着她的到来,搁着墙壁上的烛火一晃一晃,晦暗不明。

沈妆儿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