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帝国战敌——历史与现实(6 / 7)

大国杀 末世战车 12312 字 2016-11-02

击炮)。每步兵营四个步兵连,一个机枪连(6挺12.7mm马克辛),每连战斗兵126人(装备12支冲锋枪)。

炮兵团辖三个营,其中第一、二两个营装备野炮,三营装备山炮,口径都是75毫米,每营三个连,每连炮4门。

工兵营辖四个连,分任通信、架桥和筑城作业;辎重兵辖四个连,运输工具全部是卡车,不再是几十年前的驴车了。

机关枪营辖四个连,每连重机关枪6挺,放弃了笨重的加特林,开始使用发威力巨大的12.7毫米的马克辛。

全师官兵共计一万四千余人。全师山75mm野炮36门,80mm迫击炮36门。(步枪设定为毛瑟K98系列7.92mm)

2,帝国陆军对坦克的应用与装甲军的诞生

除了步兵军外,该国军事科学院的专家们自己研发了坦克的生产技术,并在军事科学院战术研究所的建议下组建了装甲军。与别国强调的坦克进攻战术不同,该国多数专家都认为坦克是一种防御性武器,就像是装甲列车那样的用于机动防御作战。帝国军事科学院认为坦克应当像海上的巡洋舰一样,拥有大量的火炮和厚实的装甲,并使用海军造舰技术造坦克,因而出现了不止有一个炮塔的“陆地巡洋舰”——巡洋舰式坦克。巡洋舰式坦克的战斗全重为50吨,乘员多达11人,与真实历史中的英国的“独立号”坦克一样,也有5个独立的炮塔(含机枪塔)。不过,这5个炮塔是分两层排列的。主炮塔是中央炮塔,在最顶层,装1门L65倍口径的76.2毫米榴弹炮,携弹90发,另有1挺7.62毫米机枪。下面一层有4个炮塔和机枪塔;两个小炮塔位于主炮塔的右前方和左后方,两个机枪塔位于左前方和右后方。这样布置的好处是,火力配系和重量分布比较均衡。不过,除了主炮塔可以360°旋转外,其余4个炮塔和机枪塔只有165°~235°的方向射界。也就是说,由于总体布置上的限制,不可能将5个炮塔的火力全部集中到一个方向上。两个小炮塔上,各装1门45毫米坦克炮(弹药基数共200发)和1挺7.62毫米机枪;两个机枪塔上各装1挺7.62毫米机枪。7.62毫米机枪弹的弹药基数为10080发。3门火炮、5挺机枪,在B世纪90年代堪称是火力超群的“陆上战舰”。

该国军事科学院还跨时代的制定出了步坦协同防御战术。据此战术制定了坦克部队的编制。于B96年编练了两个装甲军(67A,68A)。

装甲军辖有一个装甲师,两个步兵师,一个重炮旅。步兵师,重炮旅,与步兵军部队一样。

装甲师下辖2个装甲旅,一个维修后勤工程综合保障团。

装甲旅下辖三个坦克营,一个专业协同步兵团。每个坦克营装备16辆巡洋舰坦克。全旅48辆。全师96辆。

3,独立重型炮兵部队

这一类部队的具体情况不详。只知该国编有若干独立重炮团。

(三)德尔斯坦帝国海军

最后来看一下这时的帝国海军。由于殖民地的丧失,海军已不再是建设的重点。上次战争中幸存的大型舰只被封存,只需略加检修,配置人员,这些老旧战舰立即就可以投入使用。

军事科学院和总参谋部一致认为只需保持有限的海上力量,或者说治安等级的海上力量就可以维持帝国周边海权。据此理论,海军新造舰只以价格低廉的天德级和正德级巡洋舰为主。预想的海战模式变了,战术理论也必将发生巨大变化。军事科学院提出了火力覆盖海上决战战术新军事理论,并依照这一理论大量制造了宣德级舰队决战舰。

各种军舰技术性能简要概况如下:

天德级远洋巡洋舰:

(总数量37艘,另有6艘在建)

排水量:标准排水量4260吨,满载排水量5170吨,

尺寸:全长118米,全宽18.5米,吃水5.5米,

动力:装有12台锅炉,3台立式三级膨胀往复式蒸汽机,采用双桨推进,主机输出功率为13500轴马力

航速:26.5节。

装甲:侧舷部分重要部位装有80——100毫米厚的装甲,甲板厚度约18毫米,部分位置加强到78毫米,艏部冲角隔舱厚度约40毫米,司令塔周围100毫米。

主炮:为10门仿克虏伯40倍径105毫米速射舰炮,艏艉各两门,分别配置在两舷侧的单装炮座上,由轻型炮盾保护,另外6门则配置在两舷炮座上由炮廓或护盾防护。

。。

正德级巡洋舰

开战时该级舰共建造完工了30艘,还有12艘在建。

长:100米,宽:12.5米,舱深:7.5米,吃水:4.877米

正常排水量:2680吨,满载排水量:2950吨,主机功率9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