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否佛要道(6 / 6)

汉顺帝时期就崭露头角的于吉,金良、南海仙人再跟这个于吉探讨一下道法,这个于吉虽然九十多岁了,玩起方术道法比三十多岁的南海仙人还要灵活,而精湛神通之处有甚于南海仙人。

南海仙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想拜于吉为师,被于吉拒绝道:“天子钦命的国师怎能拜他人为师。”

南海仙人执意要拜,于吉执意不肯,金良在旁劝解,于吉最后决定带师收徒,收南海仙人为自己的师弟。

金良又带于吉拜见天子刘辩,刘辩见识了于吉的方术道法后,欣然册封于吉为护国左仙师,南海仙人则为护国右仙师。

金良笑说道:“陛下,两位国师都有通天之能。封为仙师,不如封做天师。”

经金良的建议,刘辩改封于吉为辅汉天师。南海仙人为佐汉天师。

金良这个举动,就是要把那个桀骜不驯自以为道教正统的五斗米道打入万劫不复之地。

这个国度的宗教不同于西方的宗教,在这个国度。宗教信仰永远都是政治信仰的附庸,不要想着能够清高地凌驾在政治之上。

金良在后世曾经去过龙虎山,看过那个张道陵开创道教的过程,跟其他宗教一般无二,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里面充满了装神弄鬼,而且非常能够看出张道陵在开创道教时企图创造一个不受大汉管辖的国中之国的野心,在张道陵和他儿子张衡两代没有实现的理想。在他们孙子张鲁那里暂时得到了实现,五斗米教兴盛的汉中,曾经**了十多年,甚至于张鲁归降了曹操以后,五斗米教也流传到了中原。

张道陵曾被封为辅汉天师,却因为他的孙子张修、张鲁的愚蠢举动,他已经没可能再被封为辅汉天师。但因为他在道教的开创性地位,勉强还给他留个位置吧。

金良仔细看过五斗米教的教义,非常不完善不具体,太平道的教义也很残缺,难怪道教搞不过佛教。佛教东入中土后锐意创新,一直跟着国人的愚昧品味改变着,甚至不惜把观世音菩萨原本的男身变成女身,以适应国人的母性崇拜。

道教的教义必须要改变,不能再搞神秘主义,不能再神秘到普通大众都不鸟的地步。

对于新教在大汉的普及,金良是非常有信心的,南海仙人和于吉这两个最善于装神怒鬼玩仙风道骨的大忽悠努力下,再加上他们徒子徒孙们以及其他道士的众志成城之下,新教绝对是信者云集,金良再在后面扶持着,对付那些对道教杯弓蛇影的世家子弟们,绝对能把新教搞成全民信仰的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