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左右,与此同时,黄忠接管了襄阳的布防,预先在襄阳内对各个黑暗势力进行打击、压制,以确保金良与甄姜婚礼的正常进行。
甄家长子甄豫在门外亲迎新郎金良,金良又以雁做贽礼,彼此揖让登堂,金良入得甄家的家庙,对着甄姜的父亲,早已过世的甄逸的牌位三拜。
金良走到甄家内宅大门,甄姜在三个妹妹甄脱、甄道、甄荣、甄宓的扶持下,早已等待那里。
只见甄姜头戴凤冠,身披霞帔,缨络垂旒,欲带蟒袍,百花裥裙,大红绣鞋,满身喜庆。
这个时代还没有红盖头,甄姜便一直娇羞地低着头,金良注意到,甄姜脸上做了一番‘精’细的修饰,用腮红盖住脸上浅浅的疤痕,现在真的是眉目如画。
金良上前牵住甄姜的小手,扶持着甄姜坐上马车,在甄姜上车时,金良按照礼节,亲自把上车用的牵手红绳递给甄姜,照顾她上车。
甄脱、甄道、甄荣、甄宓也跟着坐上马车,照顾姐姐甄姜。
金良亲自驾着马车,让马车绕着甄家转了三圈,才驱车往金良的将军府赶去。
到了家门口,金良先下车,扶着甄姜下车,然后牵着甄姜的手,往家里走去,甄姜踏入金家宅子,婚前礼即告一段落,正式进入成婚礼。
在通晓礼仪的伴郎吕范等人的张罗下,吕府里面的婚礼现场布置完毕,相关物品和人员全部到位。
等金良牵着甄姜到达吕府大堂时,婚礼仪式正式开始,通晓礼仪的崔琰负责赞礼,他首先款步走到香案前站好,旁边有人递上三炷香,崔琰持香行三拜礼,上香,然后退到屏风的右下角唱礼:婚礼开始!
新郎金良牵着新娘甄姜,迈步进入婚礼现场,吕岱、吕常、吕昭、吕范四位作为伴郎跟在新郎金良身后,甄脱、甄道、甄荣、甄宓作为伴娘,跟在新娘甄姜身后。
赞礼官崔琰唱礼:对席之礼!
新郎金良和新娘甄姜便分别在各自的几案相对位置的垫子上正座,伴郎吕岱、吕常、吕昭、吕范站在新郎金良身后,伴娘甄脱、甄道、甄荣、甄宓站在新娘甄姜身后。
赞礼官崔琰唱礼:沃盥之礼!
司仪陈琳端水盆、毛巾依次来到新郎金良和新娘甄姜面前,金良和甄姜向陈琳行一拜礼,陈琳颌首回礼,金良和甄姜净手。
赞礼官崔琰唱礼:结发之礼!
仪宾沮授和司仪陈琳上前,新郎金良和新娘甄姜向沮授和陈琳行一礼,沮授和陈琳颌首回礼,沮授剪下金良和甄姜头上一缕头发,用一根红线扎在一起,放入锦囊中后,‘交’给陈琳放好。赞礼官崔琰朗诵:“侬既剪云鬓,郎亦分丝发。觅向无人处,绾作同心结。”新人结发,从此永结同心。
赞礼官崔琰唱礼:同牢之礼!
司仪陈琳上前把三个碟子中煮熟的米饭、肉菜和素菜,夹到新郎金良和新娘甄姜的碗中,走到他们面前。金良和甄姜向陈琳行一礼,接过碗然后举过头顶,赞礼官崔琰唱礼:“拜!兴!”金良和甄姜互相向对方行一拜礼。崔琰唱礼:同牢!然后金良和甄姜吃碗中饭食。赞礼官崔琰祝词:新人同牢,从此合为一家。
赞礼官崔琰唱礼:合卺之礼!
司仪陈琳走上前,新郎金良和新娘甄姜向陈琳行一礼,陈琳把两只倒满酒记着红线的青铜爵递给金良和甄姜。赞礼官崔琰唱礼:“拜!兴!”金良和甄姜拿着青铜爵相互行一拜礼,然后饮一口酒。
赞礼官崔琰唱礼:‘交’杯!司仪陈琳把金良和甄姜的酒杯‘交’换。赞礼官崔琰唱礼:“拜!兴!”金良和甄姜拿着青铜爵相互行一拜礼,然后饮一口酒。
赞礼官崔琰唱礼:合卺!司仪陈琳上前递给新郎金良和新娘甄姜葫芦酒器一双,赞礼官崔琰唱礼:“拜!兴!”金良和甄姜拿着葫芦酒器相互行一拜礼,然后饮一口葫芦酒器中的苦酒。
赞礼官崔琰祝词:新人合卺,从此同甘共苦。
赞礼官崔琰唱礼:三拜堂!
新郎金良和新娘甄姜转身面向正前方,赞礼官崔琰唱礼:拜天地!新郎金良和新娘甄姜行三拜礼。
随后金良和甄姜要起身走到双方父母面前,正座。金良父母早丧,便有金良的师父卢植及其夫人代为金良的父母,甄姜的父亲甄逸早丧,母亲病重,便有甄姜的舅父甄缥及其夫人代为甄姜的父母。
赞礼官崔琰唱礼:执婿之礼!司仪陈琳上前给新郎金良递上一个装着织锦缎和腊肉的盘子,金良高举过头顶,献于甄缥夫妇。
赞礼官崔琰唱礼:执媳之礼!司仪陈琳上前给新娘甄姜递上一个装满红枣和板栗的竹篮,甄姜高举过头顶,献于卢植夫妇。
赞礼官崔琰唱礼:拜高堂!卢植夫妇和甄缥夫妇并排坐,新郎金良和新娘甄姜向他们统一行三拜礼。
金良和甄姜行完礼后,退回到已经撤去几案的台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