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开玩笑?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认不认同,就是另一回事了。
“道兄,以您的根基,您能维持多久?”净心小尼姑实在是好奇,忍不住问道。
慕阳大方磊落道:“三招。”
哦……
净心小尼姑有点失望,不过转念一想,道兄如今也才是筑基境的修为,能出得了三招也是极为了得的了。
“世尊无量。”净心小尼姑双掌合什,欢喜雀跃地口宣礼唱,道:“感谢圆通主持,感谢慧觉庵主,感谢世尊!
感谢您们替小尼寻了个好夫君,小尼之夫乃是人中之龙!
哈哈哈……!”
鼎炉就鼎炉,贫尼认了!
以后,死也不做比丘尼!
德妃鬼仙表现得就冷静了许多,仔细打量了慕阳好几次后,突然就道:“净心妹妹,你不会是真信了道兄的话吧?”
啊?
净心小尼姑一愣,呆呆地看向德妃鬼仙。
德妃鬼仙抿着唇笑道:“以筑基修为就能施展出三招剑意,不管妹妹信不信,反正我是肯定不会信的。
当然了,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咱们姐妹二人,可否也能习得如此近道之招?”
咦!?
还真个好问题!
净心小尼姑满眼小星星看向慕阳。
“道兄……您认为如何?”
慕阳微皱着眉,有点犹豫,道:“这个问题不该问我,也没有必要问我;《四艺总纲》中就有这方面的记载,想学便照着练就是了。”
八位洞天真人的经验汇聚为一体,才写出来的这本《四艺总纲》,这里头什么经验没有?
“看不懂……”
德妃鬼仙尴尬之余,还有点纳闷。
这《四艺总纲》好是好,但是其中的许多地方她与净心压根就看不懂。
当然了。
看不懂才是正常。
因为,就连慕阳自己,也只能看得懂其中的很小一部分。
“那本《四艺总纲》是师父与七位师伯师叔共同研写出来的,所记所载无一不是法相真人的独特见解与经验。
我是拿着这本书启蒙的,至今都亦只能看明白前面的那几篇而已。
不过不要紧,来日方长嘛,今懂一点,明懂一些,总有能全懂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翻页)
话虽如此,但机缘就在眼前,却可望而不可及的心情落差,他是真不懂。
“道兄……”
唉……
慕阳见德妃鬼仙娇慎欲言的样子,心里莫名就想起了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
心有不忍,便开口道:“先贤曾言,意之三境一曰真,二曰玄,三曰道。
真者真意也,是唯一,故曰杀。
玄之玄妙也,乃变化,故曰化。
道衍三千数,乃生一,故曰极。
此乃我剑宗三脉之别。
三脉之分乃因传承方向不同而分,并无高下强弱之差;玄暮峰乃是化剑一脉传承,所传之法首重变化之道。
变化变化,既变亦化。
变之一字在藏,乃改我。
化之一字在神,乃蔽他。
简单粗暴来说,就是我用变去骗、去蒙蔽别人的感观,从而引导别人的反应与作为。
那么……
重点来了。”
说到这,慕阳顿有一顿,肃然又道:“这个别人……也包括……
天!”
“天?欺天?”
德妃鬼仙没有多少反应,净心小尼姑却诧异得有些花容失色。
“有必要这样大惊小怪吗?”慕阳很不理解净心小尼姑的这个反应,“说到欺天,你……释教称第二,从古至今,无人再敢称第一。
再者说了。
修行本就是逆天而行,逆天不算欺天?”
见气氛有点不对,德妃鬼仙双眸一转,把话题引了回来:“道兄,瞒天过海说是容易,做起来却无从下手啊。”
这个问题提得可真是好。
天下间所有的传承,最根本的核心,就是这个问题;只要能解决这个问题,就能走出一条通天大道!
“我倒是有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慕阳犹豫再三,还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师父曾经告戒过我,一个人的学识就像是一个圆圈,这个圆圈画得越大,接触到的未知也就越多。
面对着这样的情况,结果只会有两种。
要么放弃。
要么探索。
放弃便是固步自封。
这没有什么可说的。
而继续探索呢?
结果也是只有两种。
一是更大的圆圈,更多的未知。
二是固步自封。
甚至……
自身的认知世界崩塌,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