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恩怨,便不去招人恨了,净心圣尼便随慕施主走一遭吧。”
那小尼姑便应道:“好。”
然后走上前几步,站到了慕阳身后。
悟性大和尚这时又道:“贫僧等人便在山门外等侯诸位了。”
慕阳不打算这样放过他,怎么也要把他颜面都折了去,才算是顺气!
但是正要开口,却发现净心小尼姑在扯他的衣袂,灵性十足的双眸一眨一眨的,仿若天际那璀璨星光。
没来由的心里突然一软,慕阳目送悟性大和尚等人离开,心里居然一点火气也没有了!
不对啊……!
很快,慕阳反应过来了,看着净心,心里把刚刚的经过又回想一遍,终于确定了!
“小尼姑,莲目相使得不差。”
莲目相又称真青眼相、目绀青色相;即佛眼绀青,如青莲花。
乃是释教世尊三十二宝相之一,代表善心善眼及欢喜心。
这是一个讲究内心真善美的宝相,故而只要能施展出这莲目相,就能在无形中影响到周围的生灵的内心,使之心存
(本章未完,请翻页)
善念,从而不贪不嗔不怒不慢不疑。
刚刚净心小尼姑在扯慕阳衣袂时,既是在施展这个宝相,也是在分散慕阳的注意。
见慕阳识破并点破自己的小动作,净心小尼姑没有半分歉意,眼眸中还写满了笑意。
“道兄过奖了呢,小僧只有这点微末本事,却是让道兄见笑了。”
只这么一句谦虚之言,顿时就让人她平添了三分喜爱。
慕阳双目深邃如星空,笑道:“你还未有回答我刚才的问题呢,你怎的会自称小僧?”
这话一出,净心小尼姑骇然失色,心中诸般法顿遭重创!
慕阳直直的看她,等着她的解释。
梵音相,亦是三十二宝相之一。
不过,别以为我是剑宗弟子,我就不会你们释教的这些手段!
“道兄既然不喜,贫尼换个自称就是,方才多有失礼,还望道兄勿怪。”
怎么也想不到,你一个剑宗弟子,竟然能把释教的东西用得比我还强!
慕阳这才点点头,又道:“走吧,随我去见一见那个玄阴灵派鬼仙。”
“好的,道兄。”净心小尼姑十分乖巧的道。
能屈能伸、趋吉避凶,老传统了;释教就没有不精通这老传统的弟子!
仿山城。
慕阳等一行人来到这里时,这城中但凡是有点名气的人,都跑到城外来迎接了。
这些世俗中的各种礼仪、迎来送往,又酸又腐又费时,慕阳打心底就对此深感厌恶!
但是呢。
他厌恶这繁文缛节,别人却很喜欢。
比方说:赵菁纯。
修道一甲子都改不了她的“本宫”,可想而知皇家的教育对她的影响有多深刻。
不过话说回来,有这么一个精通各种礼仪的人在身旁,也的确是能省不少事。
所以。
当赵菁纯还在与那帮人嘘寒问暖时,慕阳便与净心小尼姑入了城,见到了德妃鬼仙。
一身银白绣浅蓝彼岸花的衣裳,配上那如同水晶般晶莹剔透的三千秀发,容貌似雪、无瑕冷艳、风姿飒爽、干练豪气!
唯一可惜的是,这真的是一只女鬼!
见过礼后,慕阳心底里有些惋惜。
如果这鬼仙是个人,那该多好……
但净心小尼姑一点都不觉得惋惜,甚至还有种“多亏了她真的是一只鬼”的侥幸!
然而这样的侥幸,却也令得她平静无波的心境起了涟漪!
这就导致了,她说起话来,字字句句都是在戳人的心窝子!
“……鬼仙前辈,贫尼听说人鬼殊途,不知这人与鬼结合,会生出个什么来?”
德妃鬼仙在见到净心时,便知道她就是正觉寺选出来的那个圣尼,于是便道:“圣尼可曾有听说过,或者见过,释教欢喜禅的那帮淫尼怀有过身孕?”
一言致死!
这个问题没有办法正面回答!
“鬼仙前辈此言大谬,我教欢喜禅乃是法与智慧之结合,与贵道苟且之法大相径庭。”
德妃鬼仙从容淡定,坦诚道:“鬼道魔道不容于世乃因我辈中人多有道心不坚之徒,为一己之私而为祸苍生之故。
不过,圣尼你也要明白,我鬼道纵有千般万般过错,根脚却与你释教相同;贵教常言一念成释一念魔,鬼出魔道鬼亦释。
鬼释同根生,你辱我鬼道之法时,亦是在辱你释教之法。”
释本是道。
释教的初代十三贤原本是道家中人,因对道家主张的清净无为、悟法自然理念不满而叛出道家另创释教。
释教初立之时势弱,为了传播教义,也为了能在道家的追杀下求得一丝生;释教的始祖世尊创神通一念成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