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装甲营的坦克手们打起精神,准备迎战T-34型坦克群,同时也要承受KV-2的新一轮肆虐时,战线北方,第四装甲师的部队击溃苏军十五摩步师,随后分兵两路,主力追杀十五摩步师直冲罗姆内,两个战斗群急速南下,插入十六坦克师右翼。
两个战斗群中的一个,是隆美尔亲自率领的。
这个战斗群成员全部来自502营和第三装甲师,隆美尔要归还部队,同时接到报告,也是想亲眼看看,苏军到底是采用什么战术,能让莫德尔上报502营已经损失超过三分之一的E-40型坦克。
战斗群中,迪尔斯上尉忽然听到无线电中传来警报。
“所有人员注意,敌人采取的战术是,以中型坦克和步兵、反坦克炮组成的部队充当诱饵,吸引我们的注意力,KV-2在后面偷袭的战术。如果发现KV-2重型坦克,优先击杀KV-2.”
迪尔斯上尉翻翻眼睛,干咽了一口唾沫。
“竟然是KV-2在后面偷袭······”
迪尔斯上尉想起过往的一段惨痛经历。
攻入苏联本土后,在白俄罗斯境内,第一次遭遇苏军坦克集群,他的101号坦克曾经被一枚榴弹正面命中,幸亏E-40型坦克的强大防御,才幸免遇难。
开回修理厂后,保罗博士查看炮塔正面的伤痕后,很有经验的说出伤痕的来历。
“炮手的观瞄设备,潜望镜,还有坦克炮都要重新进行校准,这是至少五千克炸药贴着你爆炸才能起到的效果,应该是150毫米左右口径的炮弹。”
回首往事后,迪尔斯上尉和213号车车长奥托·卡里乌斯通话。
“奥托,听到没有,优先击杀KV-2.”
“收到,不过先要找到它们才行。”
战斗群和正面进攻的502营取得联系,在502营的引导下找到战场。
尽管已经进入战斗,迪尔斯上尉冒着危险,探头到车外,寻找KV-2的踪迹。
这时战斗已经进入尾声,战场上横七竖八密布德苏两军坦克残骸,升腾的黑色烟柱随处可见,大多来自T-34.
找到第一辆KV-2时,迪尔斯上尉看到,那辆KV-2右侧车体对着自己,底盘正前方大约三四米的距离上,停着一辆炮塔舱门大开的T-34。
很明显,这辆KV-2重型坦克,利用前方那辆被车组遗弃的T-34型坦克残骸做掩体,正在向前方开火。
“一点钟方向,KV-2.”迪尔斯上尉对炮手说道。
然而当炮塔转向一点钟方向时,迪尔斯上尉看到,那辆KV-2型坦克缓缓开向前方,停到那辆T-34型坦克的侧面。
T-34型坦克的残骸挡住了KV-2的右侧面大半车体,而且炮塔正在缓缓右转,似乎是发现了自己的存在。
“米歇尔,车体右转正对它。”迪尔斯上尉惊惶地喊道。
88炮怒射一发,却被T-34型坦克的残骸挡住。
炮手沃尔夫和装填手比尔密切合作,抢在KV-2开火前打出第二枚炮弹,却打到KV-2露出的半个炮塔上,被炮盾弹飞。
眼看着KV-2完成转身动作,一个倒车动作,露出炮塔指向自己是,迪尔斯上尉的左前方,一辆四号坦克冲出,停到KV-2坦克车尾不到五十米的距离,连开三炮,在KV-2的炮塔右侧留下三个弹孔······
带着一身冷汗,迪尔斯上尉迎来战斗的结束。
遭到第四装甲师战斗群的侧面包抄,十六坦克师的命运和15摩步师一样,防线全面崩溃。
迪尔斯上尉和卡里乌斯,回归502营,战斗群其他部队回归第三装甲师。
沿着十六坦克师败退的道路,第三装甲师冲向罗姆内。
曾经的战场上,隆美尔沉着脸,站在一辆编号104的E-40坦克旁,看着坦克右侧,大片的伪装色喷漆脱落,履带断裂,导向轮脱离车体。
隆美尔的心情和这辆坦克的坦克手们一样恶劣。
战果报告,包含迪尔斯上尉和卡里乌斯在内,502营共投入29辆坦克参战,却损失了十五辆,超过半数。
勉强值得庆幸的是,十五辆坦克中,只有一辆被彻底击毁,其余十四辆只是被击伤,而且伤势都集中在行走装置。
隆美尔的视线最终停在身边,一个满身黑灰精神萎靡的苏军上尉身上。
“罗科索夫斯基中将,你们的方面军司令,亲自研究出的这种战术。你是怎么知道的?”隆美尔问道。
“我们在演练这种战术的时候,他到训练场上来过,亲自指导我们排练阵型,还告诉我们一些细节,例如利用坦克残骸,地表的反斜面遮挡底盘等等。”苏军上尉说道。
“他是个聪明人,他姓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