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善战者求之于势(2 / 3)

十车,刘襄私底下扣留了两千斤黄金和容易脱手的各种玉料,显眼的和不好处理的,通通上交朝廷。

刘表歇了一天,带着壮大了十倍的队伍又赶回平城去了。

三月十八,无臣氐部首领普庐赶到弹汗山下,带了五千骑兵前来听命,跪伏在地,奉上银狐皮一张、火狐皮十二张、灰鼠皮百张以为礼物。

乌桓无臣氐部臣服。

同一天,上谷郡难楼求见,以五百匹战马为礼,愿投奔麾下。

估计是看到公綦稠活得好好的,打消了顾虑,不等刘襄下令召唤,自己就来投奔了。他已经跟安平军互市两年多了,也合作过两次,刘襄声威大震,觉得没必要对抗,最主要的是打不过。

难楼是个很有意思的家伙,他是乌桓人里面最亲近汉人的,他的部族是汉朝护乌桓校尉部最大的兵源所在,也是人口最多的乌桓部落。安平军崛起之前,他是幽州北疆对抗鲜卑的主力,说实话,幽州没有像并州那么惨,他是有大功劳的。

刘襄在中军大帐接见,把他划归到阎柔部下,继续干他的老本行,做护乌桓校尉部的基石。

三月二十二,大军南下,自马城入代郡,无臣氐部在郡中响应,并州刺史张懿自西而来,沿长城攻高柳。

代郡十一县,人口十万余,十年动荡,无官吏、无军兵、无支援、无希望,半数不存。

盘踞各县的豪强、宗族,怎能抵挡三万大军的征剿?怎敢抵挡屠灭鲜卑王廷的强军大将?

一月之间,代郡克复。

上谷传来消息,高焉弃官而走,安平军兵出居庸,上谷郡望风而降。

《孙子》有云:善战者,求之于势。

此言不虚。

二十两银子少是少了点,但放到现代也是八千到一万块。

而目前大虞朝一名普通士兵每月最多也就一两银子,一名百夫长每个月三两银子。

也许他会收吧。

另外,秦虎还准备给李孝坤画一张大饼,毕竟秦虎以前可有的是钱。

现在就看他和秦安能不能熬得过今夜了。

“小侯爷我可能不行了,我好饿,手脚都冻的僵住了。”秦安迷迷糊糊的说道。

“小安子,小安子,坚持住,坚持住,你不能呆着,起来跑,只有这样才能活。”

其实秦虎自己也够呛了,虽然他前生是特种战士,可这副身体不是他以前那副,他目前有的只是坚韧不拔的精神。

“慢着!”

秦虎目光犹如寒星,突然低声喊出来,刚刚距离营寨十几米处出现的一道反光,以及悉悉索索的声音,引起了他的警觉。

凭着一名特种侦察兵的职业嗅觉,他觉得那是敌人。

可是要不要通知李孝坤呢?

秦虎有些犹豫,万一他要是看错了怎么办?要知道,他现在的身体状况,跟以前可是云泥之别。

万一误报引起了夜惊或者营啸,给人抓住把柄,那就会被名正言顺的杀掉。

“小安子,把弓箭递给我。”

秦虎匍匐在车辕下面,低声的说道。

可是秦安下面的一句话,吓的他差点跳起来。

“弓箭,弓箭是何物?”

什么,这个时代居然没有弓箭?

秦虎左右环顾,发现车轮下面放着一根顶端削尖了的木棍,两米长,手柄处很粗,越往上越细。

越看越像是一种武器。

木枪,这可是炮灰兵的标志性建筑啊。

“靠近点,再靠近点……”几个呼吸之后,秦虎已经确定了自己没有看错。

对方可能是敌人的侦察兵,放在这年代叫做斥候,他们正试图进入营寨,进行侦查。

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顺便投个毒,放个火,或者执行个斩首行动啥的。

“一二三……”

他和秦安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直到此时,他突然跳起来,把木枪当做标枪投掷了出去。

“噗!”

斥候是不可能穿铠甲的,因为行动不便,所以这一枪,直接洞穿了他的胸膛。

跟着秦虎提起属于秦安的木枪,跳出车辕,拼命的向反方向追去。

为了情报的可靠性,斥候之间要求相互监视,不允许单独行动,所以最少是两名。

没有几下,秦虎又把一道黑色的影子扑倒在地上。

而后拿着木枪勒到他的脖子上,嘎巴一声脆响,那人的脑袋低垂了下来。

“呼呼,呼呼!”秦虎大汗淋漓,差点虚脱,躺在地上大口喘气,这副身体实在是太虚弱了。

就说刚刚扭断敌人的脖子,放在以前只用双手就行,可刚才他还要借助木枪的力量。

“秦安,过来,帮我搜身。”

秦虎熟悉战场规则,他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把这两个家伙身上所有的战利品收起来。

“两把匕首,两把横刀,水准仪,七八两碎银子,两个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