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恍如隔世。
青春期的人擅长否定童年,因为童年总透着无忧的傻气和幼稚,这在青春期眼里是大罪。任延挂了视频,因为否定了童年而不悦。
崔榕捧着笔记本电脑进来,挨着他在床上坐下:“干吗呢挂着个脸,都老成二十的了。”
“没什么,想起以前去找安问,路上够费劲的。”
“然后呢?”
“没然后。”
崔榕明白过来。想起前些年她回父母住的老房子里,听他们说隔壁珍珍嫁了个香港富商,不承想却是个二房,她应了一句:“我还记得小时候她给我扎过头发呢。”
“你才几岁。”她敲了一下任延的头,“见了面玩一玩就又熟回去了。”
都没料到安问最后没来美国,因为被竞赛老师抓去补习了。卓望道落地时高兴得像个二傻子,任延却面沉如水,因为他怀抱的侥幸并没有实现,安问果然是没来。
再见面时,是初三夏天了,确切地说,安问准备升初三,而任延已中学毕业。
任延落地时就被宁市独有的湿热空气给弄得一身烦躁,回家躺了好几天才倒回了时差睡走了坏脾气。国内没什么朋友,卓望道在北方老家消暑,他日日去体育公园打球。
离家近,骑车去的,车把上挂着白色网兜,篮球在网兜里晃晃悠悠,到了地方,随便找一个缺人的场子加入进去。没打几天就出名了,都知道有个美国念书回来的准高中生,对抗又强侵入又狠,强得不像街球水准。
直到那天,三分线起跳时,在对面篮球架下,一眼瞥见了一张熟悉的脸。
那是很短暂的一眼,人头攒动中,每一张脸上都写满了惊喜、惊诧与兴奋,浸着汗,中年人的疲惫。唯有他相中的那张脸白皙沉静,带一点疑问的探究,仿佛是误入。
球想当然地投歪了,现场立刻齐声一阵喝倒采的糗声。队友抢了篮板,把球传回了外线,任延回敬了一记,这次是空心入网,姿势漂亮得不像话。
得了分,他举起右手,示意换人。
一边拧开水瓶一边走下场时,心里略过一个模糊的念头:是不是太上赶着?也许该等打完这半场,才慢慢悠悠地去见他。
但显然理智来得很慢,而情感来得很快。他就想立刻下场,跟他说上话。
“任延?”安问发出疑问句,像在对接头暗号。
已经过了变声期,声音清越,与人相衬。任延视线微微往下,鬼使神差往他喉结处看了一眼。
“安问。”他用陈述句,平淡的语调,仿佛对这场偶遇全然没有任何惊喜。谁知道他掌心潮湿,把矿泉水都要捂热。
“真的是你?”安问这次惊喜了些,惊喜过后或许是觉得自己不沉稳,便稍稍收敛了下:“没想到在这里遇见你。”
“你呢?”
“我去省实补课,刚好从这边走近路……”安问认真地说:“以前都不看打球的,只有今天看了,还刚好看了你的那个球场。”
任延脸色莫名难看了下去:“你天天来补课?”
“嗯。”
“你知道我家住附近吗?”
“嗯。”
“你知道我回国了吗?”
“……”
完蛋啦,一时得意忘形,竟然把自己出卖了个一干二净。
任延脸臭,安问也好不到哪儿去:“你不也没找我。”他嘀咕了一句。
“我那是……”任延动了气,声也急,半句过后又冷下来了:“倒时差。”
安问回嘴很快:“那我是补习很忙。”
任延没话了,原本该转身就走,但又显得没礼貌。两人面对面默声站了许久,衬得旁边球场热闹非凡。带有热度的晚风将暑气从水泥地面吹拂起,从两人之间温温热热地吹过。安问先开口:“你在国外也没怎么理我。”
“不是你先不找我的吗?”
“我找你你有时候都不回。”
“回了你,等你看到都下周末了,有意义吗?”
“反正你对我爱答不理。”
“是你在国内交了新朋友。”
“我没有。”安问断然否认:“你别诬陷我。”
“哦。”
安问抬起脸,瞪着他:“你送我的乐高都落灰了,我都懒得擦。”
“随便。”
气死啦。
安问冷冷沉沉地哼了一声:“我回家了。”
扭头要走的瞬间,被任延拉住了手腕:“去我家吃饭。”
安问咬着唇,两撇唇角往下,是他的招牌忍笑表情。他没回头,任延手上微微用力,迫使他不得不转过身来。瞧见他脸上表情,唇角勾了一勾:“你跟小时候一模一样。”
车子停在公园外的车棚里,两人先走过去取车。一路上又没了话,气氛不尴不尬的,任延把球留在场上了,安问怀里抱一堆书,他礼貌地问:“要我帮你吗?”
安问很不礼貌地把书堆到他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