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搞复装。
团长跟我探讨过这个问题,不能叫探讨吧,他跟我说过这个问题。
我们现在的兵工厂不能生产子弹,不能生产枪支,只能生产一些比较容易生产的手榴弹和炸药包以及复装一下子弹,而且复装出来的子弹威力还不行,还容易出问题。
为什么?
这就是因为,军工厂没有机器。
为什么军工厂没有机器?
那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一个稳定的牢不可破的根据地,我们经常需要转移。
有时候我们明明已经找到了好机器,可是在转移的时候,因为太重,就舍弃掉,只好毁掉。
所以多转移几次,原本拥有的机器就会慢慢变得没有。
原来我们还能修理枪支,可是你现在看,没有了。
因为可以修理枪支的机器,已经在转移的过程中扔掉了或者破坏掉了。
所以团长说,一个稳当的,牢不可破的根据地,才是最强的底蕴。
军工是一方面,没有作战经验,又是另一方面,最主要是粮食供应方面。
这就是团长原来组建多个2~3个人的作战小组,让我们四处出击的原因,就是积累作战经验。
而他放心让我们出击,是因为有他坐镇的根据地,不担心小鬼子前来攻击,如果遇到反击或者追击,根据地就是前去历练的攻击小组的后盾。”
最后这一句,赵刚是非常相信的,相信小鬼子也很认同这句话。
有陈山河坐镇的根据地,足以让日军望而却步。
特别是在日军没有得到确切的情报之前,应该没有那么大的胆子敢直接来攻打了。
但是赵刚知道自己没有那么大本事,所以,饭要一口一口吃,事儿要一步一步做。
他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把根据地给看稳当了,如果日军看损失了一个师团的觉得脸上挂不住,再调集几个师团过来,他可就惨了。
所以他不会想什么出击的事,现在赵刚决定自己就专攻一件事,那就是把各村的地道挖的再复杂一些。
尽量要做到就像孙副团长所说的那样,哪怕日军两三个师团来攻打,哪怕你来十几二十万,我往地底下一躲,就能躲到你崩溃,还能抽冷子给你下绊子,如果运气好还能要你小命。
要做到这个程度,那才是一个坚不可摧的根据地。
在独立一团的孙德胜在努力的帮李云龙练兵,根据地的政委赵刚在努力的指挥的全根据地,除了农活以外,全部都得挖地道去。
所有百姓在战斗中看到地道的这种效果之后,没有几个是不乐意的,反正只要不干农活,基本上都去挖地道,而且地道越挖越精巧。
反正挖好了之后,家里的粮食,以及比较值钱点的,都会提前放到地道底下,如果哪天日军再次卷土重来,他们只需要往地道下一钻就行。
而且这一次的地道,各个入口更是奇葩到了极点。
水缸底下的有,灶炉底下的居然也有,墙上拿开几块活动的砖头也能钻进去,还能重新把活动的砖头放回去。
屋里有夹缝墙,巷子尽头也有夹缝墙,到处都是枪眼。
而且每天晚上,驻扎在村里的八路军战士会给他们上课,白天如果闲的话,民兵队会带着他们一起训练。
每天训练虽然很苦,但大家伙都是那么的热火朝天。
没法子,这次陈山河带着他们一起去打鬼子,也是要求他们几乎每一个人都沾上小鬼子的血,导致这一批几乎一半的村民打鬼子的时候,把血性给激发出来了。
楚云飞打探了几天,今天终于打探到了最确切的消息。
方立功走了进来,给楚云飞递过去一份报告:“团座,查到了。
当日我们的前沿观察哨,因为八路军埋的地雷被炸死,炸伤了不少人,所以没有得到太过确切的情报。
现在,我终于弄清楚了。
日军第58师团,损失了2/3的兵力,一个师团长,三个联队长,还有鬼子的战车,骑兵,汽车以及大炮全部都被八路军给干掉了。
到最后只逃脱了5000余人!
那可是15,000多人的师团,到最后只逃出了1/3,八路军这一次的作战,战果振奋人心啊!
我们跟日军之间的作战,有多久没有过这么优秀的战绩,有多久没有过,一次差点把日军一个师团建制给打光!
这次,居然被八路军干了一个漂亮的活!”
楚云飞也震惊了:“八路军伤亡多少?他们出动了多少人?为何就在我们地盘附近作战,而我们居然不知道他们双方到底投入了多少人。
居然是事后才知道的,这让我情何以堪!”
方立功苦笑:“团座,那是八路军独立二团的地盘,是陈山河的地盘,陈山河的人善用地雷,所以面对日军进攻,他把自己地盘容易让人摸进去的地方,全部都埋上地雷。
咱们的前沿观察哨,就是这么被炸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