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听!
张清听得两眼放光!
情不自禁的鼓起了掌。
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不是轻飘飘,软绵绵的,而是如烈酒入喉一般,铿锵豪迈!
不愧是桃李满天下的贺嘉树老师,既是作词家、作曲家,也是歌唱家、教育家,样样都优秀。
林老师也鼓起了掌,“不愧是贺嘉树啊!明明嗓子都老了,都还能唱得这么好,对音乐的理解总是充满的新意,能发掘音乐不同的美。”
他走近拍了拍贺嘉树的肩膀,一脸佩服的道:“你赢了,就按你说的来唱。”
贺嘉树眼睛微眯,接受他的赞美。
招手让张清上前,“来,按我刚才说的再唱一次……”
……
“双燕,女,20岁,h省顺县小河沟人,13岁被挑选进入顺县杂技团……”
文化部办公室里,沈部长和董团长正在听人汇报对双燕的调查结果。
“……七二年八月,顺县杂技团接待了两名外国友人。”
沈部长打断道:“外国友人怎么会去顺县?”
汇报的同志道:“这个我们和外*部的同志核实过,顺县的有风景优美,说是去参观的,有我们的同志陪同前往,刚好杂技团有演出,他们就去看了。”
沈部长点点头:“继续吧。”
“是。演出结束后,外国友人对杂技演员们赞赏有加,特别是对双燕。按双燕的说法,其中那位叫汤姆的人喜欢她。并向她表达了爱意。”
沈部长皱眉:“汤姆?他会说华语?”
“会一些,双燕的说法是,汤姆还对她说希望以后她能去他的国家,如果可以回来接她。”
沈部长直接就笑了,“他们应该没怎么接触吧?”
“是的,两位外国人只是在顺县待了两天而已。”
“这个汤姆是哪一国的人?”
“米国人。”
沈部长:“她有没有交代动机是什么?”
汇报的同志点了点头:“有,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只是想带她了解一下情况,没想到她一见到我们就跑,让我们不得不怀疑,经过一番审问后,她交代了自己的在艺术团里闹事写举报信的目的。”
董团长站起来问道:“什么目的?”
“就是让艺术团乱起来,越乱越好,因为她觉得,既然以后她是要去米国的,就要给人家递投名状……”汇报的同志说到这儿,一阵牙酸,想起了审问时,双燕的那理所当然的表情。
真把自己当盆菜了,还投名状?电影看多了吧?
“还有,我们去抓人时,还听到她和其他几人说,要去找领导申冤,其他几位同志没有同意,并在当天坐火车回了乡。”
董团长:“她是想让团里变得更加乱啊!幸好没让她的阴谋得逞,不然真出了国,她在国外再搞一出,那……”
他咽下了未尽之语,叹了口气,那丢人就丢到全世界去了,米国人肯定会对此大加报道的。
真是那个年代都少不了汉奸。
沈部长点了一根烟抽了起来,吐了口烟圈:“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你们相信这只是她自己的想法吗?我看啊,她是被人有心挑拨,这个挑拨的人就是这个汤姆。”
“是,我们也是这样想的,所以还在调查。”
“这个不好查,我们又不能把这个汤姆抓回来,人家也不傻,不会留下证据,无头无尾的一句话,人家还会想是我们自己想太多,是我们管不住自己的人民,人家向往他们国家是他们的魅力……
所以,只能我们自己注意,特别是艺术团,老董啊,你的担子不轻,第一次出国交流,四方的眼睛都盯着我们,就想看我们是出彩还是出丑。”
沈部长眼睛微眯:“艺术团里还有这样的人都有可能。”
谁也不知道表面正常的人,暗地里有没有过其他接触。
董团长道:“是,之前是我大意了,幸好沈部你一下子就发现了不对,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
还有张清和赵盼两位同志,要不是她们俩听到双燕的谈话,提前告诉了他,让他截获了举报信,事情也不见得会这么就解决掉。
她俩的功劳,先给她们记着。
汇报的同志问沈部长:“要进入艺术团调查吗?”
董团长也看着沈部长。
沈部长沉吟片刻道:“就算是有人,这段时间肯定也会消停点,不急,免得打草惊蛇,我有其他安排。”
“好。”
……
十月的夜晚,天气微凉,宿舍里的窗户半掩着,微风吹动着张清披散着的长发,调皮的发丝,飘到了她的脸上,痒痒的,手指一勾,便被夹到了耳后。
灯光下,她打开刚才在门卫处拿到的信。
信是魏元洲写来的,这是她来京市后收到的他寄来的第二封信。
在信里他写道,他的身体已经完全恢复,即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