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第十三次相亲92(2 / 2)

军,是当之无愧的最强者。

于是乎,有些人把项羽赢得彭城之战的胜利,视为以弱胜强的典范。

可事实上,打仗不是谁兵多,谁就能赢的。

如抛弃一切客观条件,诸如:后勤、装备、天时、地利等等,只看将与兵。

一个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优秀军事将领抵得过一群各怀鬼胎的军事庸才。

一支久经战阵,百战百胜的精兵,足可以一当百,摧毁螳臂当车的百万乌合之众。

从这两点来看,在那个时间点,项羽兵虽少,但不弱。刘邦人虽众,却不强。

世界上,没有以弱胜强这回事,只有强的战胜弱的。

历史上所谓的以弱胜强,大多是一种缪识。

举个简单的例子。

某人有几百万分散在各地的军队。对手只有十余万聚合在一起的军队。

看起来,有几百万军的为强,只有十余万的为弱。

但是,有百万雄兵者每次与敌人会战,能同时投入几百万人吗?

显然是不能。

也就是说,只要满足两个条件,兵少者就能摧毁兵多者。

第一,兵少者可以集中使用兵力,而兵多者无法在某一具体战役中,集齐优势兵力。

第二,兵少者单兵作战能力比兵多者强。

这不是m君自说自话的臆想。

满洲八旗军与明崇祯皇帝的军队就是按照以上模式在作战。

以历史事实来说,崇祯算不上强势一方,后金国小但绝不是弱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