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扮演,包括航母“凤翔”、“龙骧”、潜艇母舰“大鲸”、4艘“妙高”级重巡洋舰、“最上”号等9艘轻巡洋舰、“吹雪”型驱逐舰,以及大正时代建造的“神风”级和“睦月”级驱逐舰。
演习开始前,第四舰队停泊于北海道函馆港,预定于9月24日出港,向预定演习海面前进。但当时有两股台风同时袭击日本,第一号台风在关东平原肆虐后,正以北北东的方向向本州北部移动;第二号台风当时在关岛和小笠原群岛中间的海域,这个台风没有向日本本土移动,而是以60公里的时速直接从海面上向本州岛以东的预定演习地扑去。
第四舰队司令官松下元中将对第一号台风比较重视,为了避开台风锋面,下令推迟一日出港。9月25日早晨6时到下午4时,第四舰队的鱼雷战队、主力舰队和潜艇舰队依次从函馆出发,向演习海面驶去。此时第二号台风的时速已经猛增到90公里。
9月26日早晨,津轻海峡秋高气爽。松下元收到了货船小仓丸发来的第二号台风警报,推测自己的舰队将在当天下午与其相遇,于是下令各舰关闭水密门和舷窗,做好防风防浪工作。9月26日下午3时许,第四舰队遇到第二号台风前锋,其风向正南,风速每秒40到50米,浪高25米到35米。松下元下令舰队掉头避风,但是他担心在恶劣海况下掉头会发生碰撞事故,同时认为借此机会对舰员进行克服台风的训练非常有意义,因此命令舰队以半速继续前进。
下午4时半左右,第四舰队进入台风风力最强的地区,巨大的海浪如同山崖一般高高耸立,席卷着成千吨海水,其场面之恐怖难以言状。4时31分,“睦月”号驱逐舰的舰桥被海浪拍扁,航海长当场死亡,当时风浪的威力可见一斑。“睦月”号的舵机也被海浪砸坏,一等水兵上妻隆千代在舰尾的应急操舵器旁坚守了3个小时,始终使舰首保持着迎风的方向,挽救了全舰人员的性命。
“睦月”号舰桥受损的同时,“龙骧”号航母的飞行甲板也被巨浪砸塌,尾部的机库壁被海浪冲破,大量海水翻卷着涌入机库,情况十分危险。幸亏应急处置措施成功,“龙骧”号才免于沉没。同样的遭遇,1954年9月26日,日本青函渡轮“洞爷丸”在函馆湾遭遇台风时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汽车升降口被海浪冲破,大量海水涌入导致倾覆,船上1151人中992人淹死。“龙骧”号由于是军舰,防水区划严密,所以拾回了一条命。
5时20分时,一股巨大的三角波向“初雪”号驱逐舰袭来,其波长与“初雪”号的长度恰好吻合。“初雪”号两头被海浪抬起,中间价空,巨大的剪切力在瞬时间将它的舰首沿着舰桥至2号船舱的位置齐刷刷地掰了下来。“初雪”号舰长一面下令水兵用木料支撑住舰首残余部位的隔壁,一面下令将鱼雷投入海中以调整重心,10分钟后又向海中抛弃了106发炮弹,并用探照灯向友舰发出求救信号。“初雪”号最后被“羽黑”号巡洋舰拖到大凑港,在当地作了应急修理,最后在舞鹤海军工厂安装了新舰首。“初雪”号断裂的舰首在海中又漂浮了几个小时,最后被本战队所属的“那珂”号轻巡洋舰发现,不过完全没有营救对策。随着时间渐渐流逝,担心舰首存放的密码资料外泄,又推测舰首内恐无人幸存,于是“那珂”号以舰炮将其击沉。
在这场台风中,另一艘“吹雪”级驱逐舰“夕雾”号的舰首也被切断。“睦月”号、“菊月”号、“三日月”号、“朝风”号等四艘驱逐舰的舰桥被风浪击垮。航母“凤翔”号和“龙骧”号的飞行甲板受损,“龙骧”号的机库被海水浸泡。重巡洋舰“妙高”号舰体中部铆钉松弛,轻巡洋舰“最上”号的舰首部外板发生龟裂,潜艇母舰“大鲸”号的舰体中央水线部位,以及舰桥前方的船体外板也出现了裂缝。此外还有“春风”、“松风”、“朝风”等9艘驱逐舰的上层建筑在风浪冲击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我的论断是,在极端气象天气下,如果采用水面船只方案,是绝对不可行的!”含的话语把全家人拉回了现实。
“你的论断我们知道了,说你的提议吧!”挪亚进入下一个议题。
“我们造潜艇!任他水面上洪水滔天,水面下照旧平缓温婉,不会出现多种因素交杂的不可能控状态,所以潜艇是最好的选择!”含目光坚定!
“你的意见呢?”挪亚询问闪。
闪沉默了一会,表示赞同含的提议。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就没问题了!”挪亚一摊手。
含和闪先行离开。
“按照神谕中所要求,这世界上所有的飞禽走兽该如何处理?”挪亚开始下一个议题。
“带上数量巨大的生物登陆方舟,是个庞繁无比的巨大生物系工程,这些动物的吃喝拉撒保障系统怎么建立?
不同生物间的领地划分如何确立?
生物种群如何差别对待?
针对这种情况只能进行开放式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