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并没有任何的表示,该册封的册封赏赐强的赏赐。
而这一次的朝贡和之前朱启所定的规矩一样,大明并不会直接给他们任何的贸易成功的东西,而是要让他们用大明的钞票来购买。
同时还必须要拿一些金银珠宝来换钞票等等,这对于明朝来说是完全不亏的事情。
不过朝堂之上很快就确定了,洪武17年必须要对北元发动最后的进攻的总基调。
毕竟帝国走过了17个年头了,如果北元这个前朝继续在草原上过得舒舒服服的话,这对于大明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朱元章更是如此,他的志向是继承曾经大元的领土,而北元就这么横在草原上,显然不适合他的伟大目标和理想。
要说改变最多的那恐怕还是辽王殿下,辽王朱启曾经对于讨伐北元,可是一点兴趣都没有的。
但是自从马皇后去世之后,朱启就像变了个人一样,毕竟主动开始谋划起了北元的战事,更多的时候也会主动请缨,希望能够随军出征。
而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他对于权利的追逐,只是因为在母后临终之前答应过了,要尽全力的辅左大哥朱标,不留任何的余力。
更主要的是朱启就算知道自己不想去,朱元章肯定也会让自己去的。
与其到时候自己当总帅全军,不如现在主动出击,让蓝玉当统帅,自己当一个挂名的就好了。
反正到时候打仗只需要听从蓝玉指挥,有什么需要的自己再上就是了。
而他这样的策略也确实挺成功的,经过了马皇后的葬礼之后,朱元章一下子就老了不少。
而他越发的感觉自己这一辈份里面的将领都年纪太大了,再不培养年轻将领恐怕真的就来不及了。
就连之前被他软禁和惩罚的蓝玉,这时候都再次启用了起来,让蓝玉去北方,讨伐北元。
朱启一听这个结果,还以为自己主动出击的战略奏效了。
但却让他有点没想到的是这一次,蓝玉是副将,而他这个辽王朱启却是主将。
不仅他和蓝玉两个人,就连燕王朱棣也一同被派去前往讨伐北元。
除了他们三人之外随军的,还有冯胜等人,可以说是其目前大明能够派出的天王军团了。
不管如何这次名将还是挺多的,朱启多少也有点放心了。
反正跑也是跑不掉的,抱不如就答应。
那样早点把北元给搞定了,也算是帮大哥一个大忙了。
所以朱启并没有多想,很快就答应了下来,而讨伐北元的事情已经准备了小半年的时间了。
因为马皇后去世才短暂的耽搁,如今自然已经定下论调了,那就不要继续耽误时间了。
在洪武17年的2月份大军就从应天府出发,沿途那些地方也都会派出军队到北方前线进行集合。
总计人数将有20万人,由朱启率领深入北方大漠,直捣黄龙,这一次一定要把北元的朝廷给一锅端了。
而有关于北元的战略,朱启也不是没有想过,只是想了半天也没有什么好的方法。
还是得靠蓝玉啊,总结来总结去,自己还是躺平好了。
大明如此大的动作聚集了20万的大军,北元那边自然不可能没有任何的消息。
而这个时候也已经在做好应对的方法了,王保保可以说是很长时间没睡安稳了。
不过现在能够抽调的兵力也实在是不多了,即便纳哈出那边还有少许的人马。
但现在完全被牵制了。
在高丽那边就更不用说了,现在已经乱成了一锅粥,彷佛乱世一般。
而草原上能用的战力实在是太少了,那些部落已经和北元朝廷离心离德。
在大明的贸易攻势之下,很少有部落能够全心全意的为北元朝廷效力了。
大部分的部落,都想着能够凭借贸易就能够赚取需要的东西,又何必和大明开战呢?
甚至还有一些和北元朝廷走得近的部落,劝说北元朝廷早日投降大明才是正途啊。
至于投降大明这种事情,王保保自然是想都没有想过的。
要知道,在他的心中可是正统,早晚有一天他要带着大元重新回到中原,重新光复他的祖先的荣光。
自然是不会多考虑,既然大明要来的话,也只能够聚集起所有的力量,然后来应对了。
不过正面打肯定是打不过,只能想办法拖延时间往草原深处跑了,就和上次一样。
只要大明主动出击过了沙漠进入漠北,那对于北元来说还是很有利的。
不过王保保却不知道这一次面对的对手并非是以前的那些名将了,而是从未有过深层次较量的蓝玉。
蓝玉这个将军和其他的将军可是非常不一样的。
如果小瞧了蓝玉的话,那绝对会吃大苦头的,朱启就非常的看好蓝玉。
历史上蓝玉就亲手把北原的朝廷给推进坟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