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3 / 4)

送到外公家后,无论酷暑还是严冬,她每天早晨都会准时在7点之前起床,扫扫院子、喂喂早起的鸡鸭,然后在背着书包去上学。

天亮得早的季节,她就会更早一些起床,能赶着时间给关在圈里的牲口,割篮子青草或是猪菜回来。

至于中午和下午放学后,如果不用帮忙做饭,她也会掐着时间,帮着洗洗大人们换下没来是及洗的脏衣服,或是去菜园和是田地里,帮忙除除草或是给菜浇浇水什么的。

总之,每当很累,或是很想像其他同龄的孩子那样玩儿一下时,她就一直提醒着自己:自己和那些孩子是不一样的,所以必须让亲人们觉得,自己比别的孩子更懂事,更乖巧,更勤快。要不然............

“小月啊,你有什么看法没有?”

正当余明月因为听家人提到小军,进而想到了自己儿时的种种恐慌,感触间有刹那的恍神时,被坐在副驾的孔小玉的一句话叫回了神。

“什么看法?”刚回神的余明月努力压下还余存胸口的那丝凄然感,和发现自己开着车竟走神时的后怕,有些疑惑的看了一眼此时正一脸怜爱笑看她的孔小玉。

不过,余明月显然已经习惯了母亲这样的神情,所以只是回了母亲一个抱歉的微笑后,就把视线投向了前方。

发现余明月走时才用这种方式提醒她的孔小玉,本就没指望余明月能有什么肯定的回答,她无奈的笑瞪了余明月一眼后,还是打趣着笑骂道:“你这丫头,我们这不一直说银玲的事吗,你就算要专心开着车,两只耳朵不还是闲着的呀?”

“哎呀,妈妈,我这不是开着车没留神嘛。”余明月吐着舌头心虚的撒完了娇,这才是边开车边正色道:“刚才见银玲和小舅母那个样子,我心里也是难受得不行,其实我还是......”

余明月本是想说,还是像最初那样,建议雇个保姆带孩子就能把问题解决了。

但话没说完,突然就顿住了。因为到了这时,她隐隐有些明白孔明英真正想要说的是什么了。

毕竟以余明月对自己奶奶的了解,老太太虽说现在老了是显得比从前爱唠叨,但却不是一个喜欢给人添堵的老太太。

非但如此,老太太还是一个不喜欢管别人闲事,更不爱动不动就对别人家那些闲事指手划脚品头论足的人。

这次会主动说起银玲这事,一方面是因为,两家如今的关系虽不是一家人却胜似一家,真的是非一般亲戚间的亲近;另一方面,也是这些年来,老太太确实把银玲当成了自己的亲孙女般疼爱,不忍心看着小丫头受这种与娘分离的苦。

何况老太太就算是年轻的时候也算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如今又放下了那些起于早年的心结,家里的境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她除了爱唠叨一些,却保持着通情达理的特质外,就连处事也更显豁达了。

所以,她刚才应该确实是想到了主意,而且想出的这主意还有些让她难以启齿。

但,绝对不是为了要带银玲,就让自己外公外婆一个留乡下一个进城两地分隔。

何况,当初外婆要独自进城帮带银玲,结果却被小舅反对这事,家里人都是知道的。就连不想进城同住是为了小军打算这事,以四个老人如今的感情,奶奶肯定也早就听好讲这些的外婆说起过了。

可,要让银玲陪在小舅母的身边,去带孩子的人自然也就得住在城里,那么.....奶奶她的意思,难道是要从小军这边的问题上解决?

余明月心里做着这些分析,最终猜想到孔明英真正的意图时,其实也只是把这些信息在心里过了一遍,不过数秒的功夫。

而且这次,虽说想这些时是也有点分神,但却还是谨记着自己正在开着车,并没有完全走神。

看着余明月话说一半就停了下来,本就需要人接话才好继续下去的孔明英,没等几秒就先忍不住了。

“嗨,你这孩子,要是有主意了你倒是快些说呀。”

见孔明英一副心急的模样,余明月有些好笑。毕竟余明月此时已经看出了老太太这是想借着大家一人发表几句,好到最后其他人的意见都被否决后,再把她那肯定有为难之处的‘好主意’提出来。

虽说这样,但余明月还是很配合的笑道:“我还不就是以前那想法,就是让我小舅母去雇个保姆回家带银玲呗。”

一听孙女竟还是这早被否决的旧主意,孔明英的神情也看不出是高兴还是失望,但嘴上却是反对道:“你这主意肯定不行。我像你外婆上次说的一样,这雇来的保姆就算是有千般好,但始终不是自己家里的人,又没亲没故的,人家怎么可能真心的疼着我们家银玲,倒还不如就把银玲送回家让她带。这都不说了,要是一个不好,雇到那种表面功夫做得好,实则背地里忒坏的,那最终受委屈可怜的还是银玲。”

老太太说到这里明显是来劲了,一口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