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再中探花(2 / 3)

,不懂得伪装低调,也不是人君之像。

这哥俩真要选一个的话,相对来说,还是邕王更靠谱一点。

大周朝祖训,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皇帝庸碌一点问题不大,只要不是昏庸就行。

找一个精明强干的宰相,挑选一批精明强干的大臣。

也耽误不了治理国家的朝廷大事。

殿试出来,盛长柏就真的放松了,经义典籍的事情,都可以放一放了。

相比于省试的一万多份试卷,单是批改就要小一个月。

殿试这三百多分考卷,批改起来速度就快多了。

殿试后的

表面看皇帝是主考官,但是皇帝可不会把每份试卷都看一遍。

都是阅卷官,批改过后,挑出来五份或者是十份的考卷。

让皇帝定一下前几名的名次,后面那三百多分考卷,老皇帝哪有精力,一份一份去看。

普通皇帝一般也就看五份,十份试卷,老皇帝也算仁厚,年轻的时候,可能还会选择多看几分看卷。

到了这个时候,身体不好,还要把精力在后宫造人身上,当然不会选择多看了。

殿试过了这两天,虽然不用看书,盛长柏也没有闲着,盛长柏这些准进士,都要去礼部,学习面君礼仪去。

就算盛长柏已经经过了盛紘的私人培训,这些事情也不能错过。

到了殿前唱名这一天,盛长柏和盛紘一起出了门,参加朝会。

大周的皇帝,虽然不起大早,但是官员,需要先走一段路,才能到达皇宫。

所以提早出发也很有必要,盛长柏跟着盛紘出门,都还没有天亮。

盛家这种宅子,挨着内城的还好说,去上朝距离还不算太远,提前半个时辰,也就可以了。

那些住在城外,或者是外城哪个犄角旮旯的官员,提前一个时辰出发,也不算早。

进了内城,到了东华门外面,新科进士,按着省试的名次,排着队,等着唱名。

文武百官,今天陪着进士们,等在东华门外,散乱着站着,三五一群的聊着天。

盛长柏也算的见识到了,盛紘的长袖乱舞,八面玲珑。

一个区区的六品绿袍小官,竟然有不少的绯袍大佬,跟盛紘聊的火热。

就算有盛长柏外祖,王老太师的面子,让盛紘能认识这些官员。

但是这些官员喜欢和盛紘聊天,就是盛紘自己的本事了。

等着老皇帝,从后宫不知道哪个宠妃的床上爬起来,将要来到东华门的时候。

乐官奏乐,一阵礼乐之声之后,百官开始按着文武,品级高低排队。

盛长柏不认识那么多人,但是认得官袍的颜色。

“满堂朱紫贵,尽是读书人”确实没有说错,朝堂上面,确实大部分都是文官,大部分都是身穿紫袍,绯袍。

盛紘这种穿着绿袍的小官,没有多少,跟在了队伍的最后面。

皇帝到了之后,文武百官上前,分列左右,这是今天的观礼人员。

不过今天的朝会,主角还是盛长柏这些新科进士。

没有让盛长柏等待太久,就开始传出来太监的唱名:“戊已科殿试

伴随着一阵礼乐,太监唱名了三次,新科状元,进前谢恩。

“戊已科殿试

唱名三次,盛长柏走到前面谢恩。

大周朝的文人地位很高,平常时候见了皇帝也不用磕头,但是殿试谢恩这个重大的场合,还是要给老皇帝磕一个,算是认下了这个老师。

“盛长柏?”

“臣在。”盛长柏躬身道。

“抬头。”老皇帝打量了一番盛长柏:“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无愧朕亲点探郎!”

老皇帝夸奖,盛长柏又是感谢了一番。

“一门三进士,祖孙两探,也是一段佳话,下去吧。”老皇帝点头,这不能不让盛长柏想到,自己是受了这段‘佳话’的拖累。

要不然成绩能更好一点,当然了也有可能,是盛长柏沾了爷爷是探的便宜,这个事情,事后才能去打听了。

宣徽使喊道:“今科

盛长柏带着衣服,鞋子,笏板,就退了下去。

然后等着全部三百多号人,都见过皇帝谢恩之后,一帮子又一块出来,再集体谢过皇帝,这才算是完事了。

要说明一点,也就是三鼎甲,就是前三名,唱名的时候才喊三遍,后面的都是只喊一遍。

然后一帮子新科进士,就可以散场,然后可以回家,回客栈。

也可以直接去琼林苑等着吃席。

从东京城的西北皇宫,到城西赐宴的琼林宴,有好长的一段路。

跨马游街说的就是,新科进士去琼林苑,或者是回家,去客栈走的这一段路。

路两边不少的人围观不说,还有直接过来榜下捉婿的。

虽然皇帝会派一些兵丁护卫,但是这些兵,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