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样优良的装备不仅仅是指供给一部分精兵,几乎是每个士兵都有雨露均沾。
这不仅需要刘备有一个完整的铸造工业体系,还需要大量的矿产。
可即便是在后世,寻找矿产也几乎是像要碰运气一样的行为。
在公元两百年这个时期,难道真的是老天在庇护刘备,才让刘备得到这样的好运吗?
吕蒙后面的随从取出一把战利品。
“这是我缴获的一把长刀,我虽然还没来得及仔细观察其中奥秘。但是却也知道它的锋利程度也远胜于我们的刀剑。”
“兵刃对拼之下,我军要砍断三把刀,他们才可能断掉一把。战场上一片混乱,虽然看得不是很明白,但是却也能看得出来,他们的刀,质量也要远高于我们的武器。”
“咱们的士兵与他们对比,刀剑砍过去并不破甲,他们一刀砍来,却能将我们的盔甲豁开。”
吕蒙越说越委屈,苦着一张脸,面目扭曲着。
“都督,这实在是太憋屈了!”
吕蒙叹气完就一脸悲伤的,盯着斜右方的地面。
梗着脖子,又悲痛又不服气,但是又无可奈何。
周瑜接过长刀,虽然他看不出来钢材到底如何,但是完全与环首刀不同造型的长刀还是非常明显的能看出来区别。
带着弧度的刀与环首刀直直的造型完全不同。
周瑜抓住还浸着血水的刀柄,看了看刀刃上因为砍击出现的豁口。
突然,心里一动的抓着刀挥砍了几下。
只砍了几下,周瑜就彻底的明白了。
“确实是好刀啊。”
“挥砍起来更省力、更精准。这一战败得不冤呀。”
吕蒙觉得委屈冤枉,是因为自己这边的勇气并不输于敌军,却毫无反抗之力的被杀败,所以冤枉。
周瑜说不冤枉,是站在全军统帅的角度上。兵器和盔甲质量都远逊于敌军,这样又怎么可能得到胜利。
想要胜利,必须要用奇计,用战术。但是现在因为要引君入瓮,所以需要正面对抗,这样硬碰硬固然是要失败的。
周瑜大军向前,敌军正面迎来,眼见大战一触即发。
“都督,我下去备战。”
吕蒙压抑着自己的痛苦和无力,向周瑜告辞,准备继续战斗。
“不可,子明你伤势太重,已经无力再战。”
周瑜摇摇头,不容商量地拒绝了吕蒙的要求。
“你且在此处安歇,莫要离我左右。刀剑无眼,你如今身负重伤,可要小心。”
“都督我军本来将少。我怎可胆怯畏战。敌军将领众多,没有勇将带领,我军恐怕难以抵挡攻势。”
吕蒙再次请求。
“损伤一些士卒不算什么,若是今天折损了你吕子明,那今天的损失可就真的大了。”
周瑜说的这话有点太过无情。但是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普通士卒的生命当然也值得周瑜去珍惜,但是当两个阶级做权衡的时候,周瑜自然会选择自己这个阶级的利益。
底层人总有自己的烦恼,一时的不满意不算什么。只要拖下去,他们自己就会把这件事忘掉。
所以,即便周瑜现在保住吕蒙而丧失一些士兵,引起一些不满,也并没有什么要紧的,所谓官官相护,不是嘴上说说而已。
封建的社会,人命到底还是分个三六九等的。
“我辈男儿,正是驰骋沙场之英豪,死在战场上也是死得其所。若能不辱使命,死有何惧?”
这个吴下阿蒙的血勇还是值得敬佩的。
但是,周瑜已经不想再和吕蒙废话了。
“为将者,不可意气用事,为帅者,不可计较一时之得失。”
“如果真的不敌关羽的前锋部队,那便撤军诈败,没什么打紧的。”
当周瑜不再废话的时候,手往后一摆。周瑜就完全拒绝了吕蒙的意思,吕蒙就完全不敢在这个让人如沐春风的都督面前多说一句废话了。
这就是周瑜那庞大的威望。
吕蒙只好在周瑜身后被几个亲兵照料着,看着大军全部与关平、刘磐、周仓、魏延的军队撞到一起。
虽然不知道两旁的军队都是什么人领兵,将军都是谁。
只知道中间的是关平。
但是,两军如今近距离交战,周瑜也看得出来,敌军有几个尖头,向前突进的比旁边的快。
不必说,这就是敌军将领所在。
看起来,光敌军前锋部队就派出了四名猛将。
这样的实力,让周瑜确实颇为感慨。刘备这真是一个劲敌。
这时候周瑜也明白了,为什么曹操这么大的势力,却对一个如丧家之犬一般的刘备如此耿耿于怀。
难怪刘备逃到了豫章,曹操还要几次想方设法的围杀刘备。
原来刘备真的像是打不死的小强一样,一旦让他得到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