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 再过三日左右就能抵达郑城。”
亲卫大元掀起帐帘进来禀报,他身上还带着刚从战场上下来的血腥气,双目开合间时戾气与杀气格外明显, 只需一眼就能让人知道这是一员虎将。
主帐中,刘大将军正在用餐,作为一军统帅,他的膳食出乎意料的简单, 仅仅是一碗粗粮配上一碟子腌制的野菜。
见大元进来,他招呼一声:“来了,晚膳用过了吗?一起吃吧。”
作为跟随多年的亲卫,大元也知道自家将军的脾性, 也没做推辞,从旁边取了碗筷就开动。
长居军中的人吃饭速度都快,没一会儿两人就解决了晚饭。
小兵将空了的碗筷收走, 刘大将军倒了两杯已经放冷的茶水摆在面前。
“大元啊……”他轻叹一声, 带着说不出的忧虑。
大元知道他在担心什么, 但此事王上早有决议, 他们能做的也不过是遵王命行事。更何况,事到如今,就算王上后悔, 也已经没有了退路。
他没有回话,他知道将军也不需要他回答, 只是心中的担忧实在难以抑制。
“现在只盼洛国真的能遵守盟约,否则我陈国孤身一国, 即便举全国之力, 也绝难从洛国铁骑下幸存。”说到这里, 他虎目隐隐闪过一道水意, 痛心道,“王上糊涂啊!”
与洛国结盟无异于与虎谋皮,现郑国已亡,陈国以弱对强再难翻身,不过是仰人鼻息苟延残喘罢了。
大元担心地看向他,劝道:“将军,陈国还得仰仗您呢,您一定要保重自身啊。”
刘大将军闭了闭眼,无力地挥手道:“事到如今,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谁能想到洛军攻城如此神速,让他出人不出力的打算直接落空。为了不使整个郑国都落入洛国之手,也只能跟着加快了速度。
“罢了,去休息吧,明日整军,争取早日抵达郑城。”
郑城,郑国旧都,也是陈洛两军相约会师之地。
*
“将军,明日便是会师之日,我们可要……”说话的人在脖子前方比划了一个‘杀’的手势。
徐将军负手立在郑城城墙上,昏暗中只能看出城外一片空旷。此处正是三日后陈国大军安营扎寨之地。
按照约定,陈洛二国大军都不入驻郑城,各自安营东西两侧,互不打扰,城中只留小部分人手保证日常的稳定。
但一无书面文书二无外人在侧,最重要的是,洛军实力碾压陈军。还有三日时间,足够他们布置下必杀局,将来赴约的陈国大军一网打尽。
这可是陈国最精锐的部队了,若是都留在这里,陈国从此以后不过就是砧板上的肉,没了刺的刺猬,再也不能阻止洛军的脚步。
这样一个天时地利人和兼备的好时机,谁知徐将军竟然摇头拒绝了。
身后小将急道:“将军,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洛国历代夙愿就在此一举,何必拘泥于所谓的道德,错失此良机!”
徐将军没有转过身,依旧望着黑暗中的旷野,良久才有苍劲有力的声音缓缓传来:“不必多言,王上对陈国早有计较,我等万不可轻举妄动,破坏王上的大计。”
那声音转而凌厉,半是提点半是警告:“这不是你一个人的想法吧,回去告诉他们,此乃军令,更是王命,若有违抗,以谋逆之罪论处!”
小将心中一凛,急忙低下头应是:“末将明白,多谢将军提点,末将定会将此话原原本本地传达给他们。”
“嗯,你们能明白就好。”徐将军见他听进去了,也是松了口气,语气缓和不少,温声道,“王上眼界非我等可以想象,你们还年轻,以后立功的机会还多,莫要因眼前的小利而自毁前途啊。”
“西有西戎,南有南蛮,北有北狄,东有东夷,你们的路还远着呢。”
这番话真真是掏心掏肺的良言警句了,徐将军见过太多急功近利而半途夭折的良才了,对待这些以后的帝国柱石总是会多些关怀。
*
三日时间转瞬即逝,站在城墙上的洛国士兵已经能看到远处的浓烟滚滚,夹杂着飞扬的蓝色旗帜。
小将目测了一下距离,吩咐道:“速去禀报将军,陈国大军预计将于日落时分抵达城外。”
士兵领命下了城墙。
徐将军为表诚意,亲自带人到十里外迎接。
此举既是对陈国的重视,也是在向他们表明,洛国并无埋伏的诚心。
果然,领头的刘大将军见到他之后,脸色明显好看许多。
刘大将军翻身下马,拱手打招呼:“徐彻侯,久仰大名。”
徐将军笑着迎上去,礼数上一点也没怠慢:“刘大将军,久仰久仰啊哈哈哈”
刘大将军给副将使了个眼色,自己带着一支亲卫队与徐将军一同进城。
在他们走后,陈国副将立刻下令搜检周围,务必不能落下任何一个角落。事关重大,宁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