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久林说话的语速很快,“但是,常晴却没有这样做。”
这孩子的打法,是他见过最厉害,也是最多变的。
多变的打法,意味着不容易被对手研究透,被对手扼制。
“她刚才最后一个球,拉的是侧旋弧圈。”
何虹:“哪旋?”
孙久林:“……侧旋。”
“弧圈球不是上旋球吗?还能拉侧旋?”
其他人仿佛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宋芳瑜以为这是一个上旋球,其实这是一个侧旋球,而在那么快的速度和对拉的瞬间,她是没有时间去反应和调整的,因此当她还是以应对上旋球的方式去回击这个球时,自然就会翻车。
其实如果慢速度回放,是可以看出来的。
侧旋弧圈的弧线更低,让人更难接住,也就是对面是宋芳瑜,换做别人上去,根本就接不住这一个速度极快的侧旋球!
但即便是宋芳瑜接住了,也会吃了藏在其中的旋转的亏。
这就是孙久林所说的是,天才般的思考!
一味地用单一的攻击手段,不知道变和活,在这种强者对决局当中,就会落入下风。
谁说快攻和弧圈球就只能二选一?弧圈球也可以结合快攻!
谁说弧圈球就只能打上旋?侧旋一样可以要对手的命!
而且,这一个侧旋球,还可以打乱宋芳瑜的节奏,在加上常晴的发球威胁,果然,在几人聊天的这段时间里,宋芳瑜的比分已经远远落后!
14比6!
开局精彩对拉,中途前三板精彩抢攻爆冲,时不时来个快攻快带,还玩瞬间变线,现在的常晴,可比半年前强大太多!
就连宋芳瑜,也产生了参加女单比赛以来,唯一一次无力感!
不仅无力,更有高度地紧张。
常晴是击败过她的,常晴也有这个能力再次击败自己,而且,常晴的每一个球都可能是陷阱,下一个球可能随时进攻。
要知道,在亚锦赛的女单决赛场上,两人的比分差距最多也就是三四分,现在在宋芳瑜的状态调整的更好,连宋诗雨的搏杀都不能把她怎么样的情况下,常晴居然领先了8分!
这意味着什么——
每个人心里都清楚,但是都不敢承认。
这意味着,常晴在女单赛场上,有更大的可能杀入决赛,挑战葛小若,冲击女单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