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钱校尉就指挥着一众兵卒将侯府上下都叫起来。
简单吃了些干粮,便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征程”。
“忠良,今天不许再犯昨天的错误了,一定要做好准备!”
临行前,赵嬷嬷把冯忠良拉到了一边,冷着脸,低声训斥道。
“”蠕动了下嘴唇,冯忠良想解释一下:阿娘,我昨天没有犯错啊,我是为了大小姐啊。
但,习惯了在强势的母亲面前俯首帖耳,面对赵嬷嬷那张严肃的脸,冯忠良根本就不敢开口。
闷声点了点头,冯忠良虽然认了母亲的训斥,心里多少留了些阴郁。
“对了,你媳妇儿呢?让她赶紧把大小姐抱来!”
赵嬷嬷揉了揉肩膀,肌肉的酸疼,让她忍不住龇牙咧嘴。
别看赵嬷嬷是侯府的奴婢,但多少年了,她都没有干过粗活。
说句不好听的,她在侯府的日子,其实比一些官宦人家的太太还要舒服。
不用干粗活,只需在张夫人身边照应着。
没有吩咐的时候,她就歇着,身边也有小丫鬟伺候。
回到家里,冯家也有婆子、丫鬟。还有顾秀娘这个儿媳妇。
可以说,赵嬷嬷名为奴婢,却也一直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
这些年她一直舍不得离开侯府,固然有放不下张夫人的原因,但侯府的富贵日子,也着实让人留恋啊。
侯府落难后,阖家被押解进京,赵嬷嬷才算真的吃了些苦头。
比如魏元娘,四五岁的孩子,根本不能自己走,基本上都是父母或是丫鬟婆子们背着。
刚开始的时候,张夫人身边围拢着一群丫鬟婆子。
但在赶路过程中,要么是官兵折辱、自尽,要么受不了劳累饥饿而病死,要么索性被张夫人等几个主子发卖
不到一个月的功夫,路程也只走了一小半,张夫人身边只剩下赵嬷嬷并一个大丫鬟,以及两三个生了孩子的侍妾。
没有了充足的人手,张夫人又不会亲自照顾魏元娘,只有赵嬷嬷这个亲祖母不得不担负起伺候“大小姐”的重担。
亲祖母?
哈,就算赵嬷嬷是魏元娘的血亲又如何?
不过是个丫头片子,难道真要当成祖宗供着不成。
也就是怕对魏元娘太过苛责会引起旁人的怀疑,最终坏了自家夫人的大事,否则
赵嬷嬷可是忠仆呢,为了自己奶大的主子,慢说一个便宜孙女儿了,就是她的丈夫、她的儿子,她都能忍痛割舍。
事实上,赵嬷嬷的丈夫还真是为了救主而死。
赵嬷嬷是张夫人的乳母,张夫人嫁到平南侯府后,赵嬷嬷一家便成了她的陪房。
赵嬷嬷的丈夫帮张夫人打理陪嫁庄子,非常能干,颇得张夫人的器重。
几年前,平南侯带兵去清缴蛮夷,南城兵力空虚,被一群山民围攻。
张夫人见情况危急,便带上太夫人、二夫人、三夫人等女眷,准备躲到城外避险。
结果在半路上,遇到了乱民。
还是赵嬷嬷的丈夫率领庄子上的青壮、乡勇跑来救援。
然而,在乱战中,为了保护张夫人,赵嬷嬷的丈夫被乱民一刀戳穿了胸口,当场毙命。
死了丈夫,赵嬷嬷狠狠哭了一场,抹干眼泪,继续留在张夫人身边当差。
而丈夫的死,也不是没有半点作用,至少让张夫人更加信任赵嬷嬷。
所以,等张夫人遇到难处的时候,她甚至都没有告诉自己的父母或是丈夫,只是偷偷跟赵嬷嬷商量。
张夫人心底有着明确的阶级界限,但不可否认,赵嬷嬷是她在这个世上最信任的人。
张夫人信任赵嬷嬷,赵嬷嬷自然也把张夫人当成唯一。
为了张夫人,赵嬷嬷连自己的性命都能舍弃。
现在不过是吃点苦,其实也不算什么,对吧?
赵嬷嬷再次揉着肩膀,唉,那死丫头看着也不胖啊,怎么死沉死沉的。
昨天不过是背了半天,赵嬷嬷就累的腰酸背痛,肩膀也变得跟石头似的。
苦逼的是,今天估计还要伺候这个小祖宗。
一想到那漫无边际的官道,以及脚上的一层水泡,赵嬷嬷心里就有些打怵。
“婆母,大小姐好像发了热,情况不太好。”
何甜甜抱着魏元娘走了过来,冯延庭则乖巧的跟在她身边。
她看向赵嬷嬷,有些担心的说道,“我看还是我来照顾她吧。”
“一来,坐在马车里到底轻省些,不会风吹日晒,大小姐也能少受些罪。”
“二来,婆母您也上了年纪,身体又不好,自己照顾自己都艰难,不好再伺候大小姐!”
何甜甜一番话入情入理,就是老实的冯忠良也忍不住点头。
对啊,让大小姐坐马车,不只是为了大小姐,也是能够让赵嬷嬷舒坦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