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第 97 章(1 / 4)

卓紫微会拉小提琴, 拉得还相当好。

这个“相当好”是有代价的。

小时候家里最常出现的场景就是琴被扔在床上,他妈抹眼泪他爸唉声叹气,而他不知所措。

父母对他有要求, 经常觉得他“不听话”就连着念叨数天, 训话、翻旧账和道德绑架都是日常。

高级知识分子不打人, 但往往可以做到不带一个脏字就让小孩感觉被剥掉全身衣服一样地羞耻。

卓紫微的妈妈其实长得很漂亮, 有一双好看的眼睛。

可惜在他记忆里,那双美丽的眼睛里面就没有过什么浪漫和喜悦,有的只是审视疲惫不满和责怪。

她会直勾勾盯着他, 问他“妈妈哪里做得不够好,那如果做得都好你凭什么不听话”?

还会问他, 你到底还想不想学琴。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但卓紫微小小年纪就已经知道点头说假话。

他不能说真话, 不愿意看到爸妈眼里谴责、失望的神色。

后来他的小提琴拉得确实不错。

一个男孩子长得好成绩好又会乐器, 自然所到之处一片赞扬。

只有音乐老师不以为然。他皱了眉,觉得这孩子琴技好则好矣、毫无灵魂。

不愧是音乐名校毕业的老师,确实有点东西。小小的卓紫微觉得音乐老师简直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懂他的人。

卓紫微的的爸爸非常厉害, 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大学里的知名研究学者。妈妈也很强, 是位拿了一堆荣誉称号的知名音乐教师。

但他们对各自的人生其实不满意。

“你爸爸本来都要去美国顶尖的X实验室做研究员了,要不是你奶奶见识短浅死活让他回家, 你爸的前程本来不可限量。”

“你妈本来也要读研究生,要不是数学不好,加上你外婆那年病了……”

结果他们的儿子的从小优秀、锋芒毕露。

让这对人生皆有遗憾的夫妻欣喜地认为,继承了了父母的一切优点的儿子, 一定可以完成他们年轻时未竟的梦想。

夫妻俩从小就给儿子制定了“全面发展”的完美计划——

成绩必须稳定在第一名,至少精通一样乐器, 书和画样样俱全, 还得有一项体育特长。谁让他有着最好的天赋与条件。

“你有那么高的天赋, 优秀是应该的。”

“爸妈当年从最穷、最苦的日子出来,都能白手起家奋斗出那么好的生活。你爸当年要是有你现在这个条件,指不定都拿诺贝尔奖了。”

卓紫微早慧,早在七八岁时就已经觉察到了不对劲。

为什么他爸妈总拿他的琴艺和目光所及艺术天赋的最好的孩子比,而拿他的成绩和最用功的学霸比。

让鸟和鱼比游泳,让鱼和鸟比飞。哪样都要他最好,他为什么一定就必须样样第一?

但他爸妈倒也有充足的理由反驳他:“谁让你天生拥有最好的一切、别人都没有的家境和天赋?”

“你拥有这一切。你不优秀对得起谁?”

……

早慧有时真不是什么好事。

过早地褪去童真和懵懂,导致卓紫微在十来岁的年纪、没用足够的阅历和坚韧的情况下,就要去处理成年人都未必面对得了的矛盾和紊乱。

可在大人的眼里,小孩子衣食无忧有什么可不满的。他的“出格”只带来了更多的不理解谴责和步步紧逼。

最后闹到被关精神病院那一段,卓紫微已经记不清具体了。

他记得的就只有那时他人小小只,发疯时医生把他绑在拘束床上都根本绑不住,药水被打进身体里一片冰凉。

他以为他会死在里面,结果没死,不可思议。

出来后还“正常”了,为了防止被人非议,他父母带着他举家搬去了个附近鸟不生蛋的小城市。

小城市里没有人知道他有的过往。

在没见过世面的人眼里,他爸是大城市来的厉害大校长,他妈是会唱会跳又洋气漂亮的校长太太。而他,长得好成绩好,懂事有各种才艺,很礼貌,大方不怯场。

令人艳羡的一家三口。

卓紫微戴着遮住伤口的护腕,行尸走肉一样地继续上学。

他爸妈则觉得“我们搬家、花钱出力甚至牺牲前程,才把你从神经病边缘拉了回来”,更加肆无忌惮施加各种变本加厉的精神逼迫和折磨。

当然他们不觉得那是逼迫和折磨。

他们坚信他们所做一切都是爱儿子、为儿子好。虽然过程艰辛,但结果卓有成效——这不?儿子懂事多了,也听话了。都是他们的功劳。

卓紫微懒得争辩。

高级知识分子父母“众人皆醉我独醒”,听不进去他的辩驳也永远不会想要理解。

没有沟通,只有吵架和互相伤害。他也不想再被送去精神病院被折磨一回。

所以只能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