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要加上一个初家的名号,但是在那些小作坊主的眼中,挤兑的他们熬不下去胶的人可是外来的乐七爷不是?”
“于老爷的名声无损,算得上这个计划的意外之喜了。”
这番话听得初定内心大定,面上就不由的带上了几分的喜色。
而一旁对于邵年时的计划也有一定知晓的聊城现任的守备官初山之还是多问了一句:“那邵经理,这件事情解决了之后,我们与初老爷之间的协议也算是完成了吧?”
“只是不知道后续还需要做些什么,希望邵经理回到济城之后寻初老爷问上一句,然后再给我回一封信才是。”
这本就是应该,邵年时自然一口答应下来。
别瞧着初山之与郭德强手中的兵员质量是差了一些,但是经过初老爷这神来一笔的搅合,愣是让他们将济城以西的大部分城镇以及周边的远郊县的军事力量给联合到了一处。
不说别的,最起码是做到了化零为整,机动协作的效果。
而他们抗匪军演也真不是嘴上说说而已,通过这两天的磨合,最起码这些部队已经做到了基本的熟识,并可以进行简单的混编了。
在全员拉练的时候,也发现了许多不错的好苗子,完全可以考虑进行全联军的统一培养。
然后再通过这一个个聚集起来的个体,完成这么多个势力与小军阀的大融合。
根据自身的实力进行权利的划分之后,一个具有很大话语权的新部队就产生了。
虽然他们的装备不强,还不曾拥有统一的制服,一瞧就像是乌合之众。
但是架不住他们的人数多啊。
好几十股人马凑一起,竟然也达成了上万人的规模。
只是在阅兵的时候,瞧着面相未免过于忠厚了。
不少人还带着憨厚的笑容以及常年种地晒出来的两陀红呢。
但是这对于有志气有理想的初山之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所以现在的他对于间接达成了他扩军心愿的邵年时那是十分的客气,这份客气可不单单是因为邵年时替初老爷办事儿的缘故了。
而邵年时呢,对于初山之递过来的橄榄枝那也是欣然的收下。
因为他那个最不省心的朋友,初家的三少爷,已经抵达了广州,并跟着他的导师一起筹备南方军事学院,又叫黄埔军校的初邵军就在前几天给他来信了。
信中特意的提了几个人的名字,而这些名字无一例外,都是出自于保定陆军学院最后一期也就是第九期毕业的学员。
这些名字会被刻意的提出来,就是因为他们都选择了山东作为积蓄与发展的地方。
信里面的初家三少爷明确的表达出了一种信号。
那就是多多的帮助这些从保定军校里边出来的人,待到他初邵军今后有机会回返到山东境内时,会因为校友这一情谊,获得意想不到的助力。
对于三少爷的这种有理的要求,邵年时还是十分的支持的。
他交好初山之,通过初定于郭德强接触的原因也由于此。
初老爷有与军政打交道的方式,而他邵年时也有他自己的做法。
于是一方有心攀谈,一方有心结交,由着一件事儿,邵年时就与这二位团长建立了初步的联系以及面子上的情谊。
待到他从军营离开的时候,郭德强还照着邵年时离去的地方比了一个真心牛逼的大拇指。
这小子不愧是初老爷都赞扬过的才俊啊,那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果真是没话说。
可是,邵年时真的就是他们这些人眼中的良善人吗?
并不是啊。
待到晚上因为惺惺相惜,比邵年时大了足足二十岁的乐镜宇在与邵年时抵足夜谈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小子狡猾又无耻的一面。
因为在谈判的过程之中,让乐镜宇最为好奇,也是他调整了原定的计划,从强硬的对抗到最终的合作的真正原因就是邵年时的那句:我已经基本掌握了阿胶改良的配方。
若是没有这句话,自觉地无法与之抗衡或者说自己还能多一分谈判的资本的乐镜宇,是没这么容易就开口认下了两边的人的合作的。
因为乐镜宇知道,在医药行里,旁的都是虚的,只要是秘方在,本事在,多有钱的人都待好好的捧着,时不时的关心着。
这就是乐镜宇的底气。
只可惜,他运气不好。
碰到了与其旗鼓相当的老号以及手段了得的生意人。
在将自己最后的底气也给打散了之后,他也只能低下高傲的头乖乖认输了。
只不过这认输也有认输的道道。
若是朝着一个哪哪都不如自己的纨绔低头的话,那他可以说是忍韩信胯下之辱,待到日后有翻身之日一定将今日之耻给全部找补回来。
可是若是对着强者低头亦或是臣服,那心理上的那点不适应就太小了。
乐镜宇打小就见识过了太多的达官贵人,别瞧着御医这个行当说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