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跟了段时间后,现在做服装的店长也算上手,做的有模有样。 管理这块他可以跟另外两个店长学习,收银系统的操作有人过来培训,他也跟着学习过一段时间。 其他一些日常管理看着也就会了,并不难。 “你直接报数据吧,我们就不看了。” 刘畅没去接报表,而是让杨明他们报数据。 这房间里面除了三个店长,其他全是股东,让他们表现下也不错。 “嗯,那我们直接说数据了。超市今天的营业额是两百二十一万,早上摆出来的货到了中午就断货了,后面还补了两次货。” 第一个报数据的是超市的店长苏小兵,他以前在一家连锁超市做过主管,过来这边做店长,算是高升了,待遇也加了,要不然他也不一定会过来。 不过超市的营业额看起来很高,但是实际利润其实并不多。 因为开业期间,很多货都是特价,走的是量,也是为了招揽人气,利润很低。 但是对于房间的人来说,这个数据已经超乎他们的想象。刚刚老黄才说过,利润十来万。 但是现在,光一个超市的利润就超过这个数了。 要知道这可是一天的营业额啊,后面就算打个半折,一月下来这也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数据了。 “电器商场的营业额比超市多些,是二百三十多万。同样因为打折,还因为大件产品卖了不少,所以才有这么高的销售额。” 第二个报数据的是电器商场的店长蔡江伟,他在南方的一家电器商场做多店长,不过那个店面跟刘畅没法比,待遇也差,所以只是他选择过来好又多的原因。 电器的营业额高,利润相对也高些,所以这个数据其实更可观些,房间的几个股东现在听到这个数据,反而没有开始那么激动了。 不过这个后劲不足,往后的销售额恐怕一半都道不了。大件的东西,一般人买了都要用好几年才会更换,跟日常用品没法比。 “服装的销售额不多,只有一百万出头,不过因为大部分的成交服装都是大众服装。” 听到另外两人报的数据,杨明有点心虚的报道。 他的日销售额最低,但实际上利润却是最高。 细算下来,其实比电器还要更挣钱一些。 因为大众服装是商场自己在卖,扣掉成本,所有的利润都归商场。 服装的利润本来就好,就算各种打折,依然很挣。 而他们的日销售,恰恰又是大众服装最多。 “这是毛利的数据。” 三人把日销售额报了下后,然后把毛利递了过来给刘畅看。 事实正如刘畅所猜测的那样,服装的毛利最高。 三个分场加起来,他们一天的毛利非常的惊人。 其他几个股东看到了具体的数据后,再次一脸的震惊。 这数据比刘畅之前在策划上面说的还夸张,简直刷新了他们的认知。 “这是第一天营业的情况,因为周末,也因为之前的宣传作用。加上这还是香山市的第一家店,所以才会有这么高。后面的数据会有回落,往后开分店后,还会分流一些客源。” 刘畅看了几人的样子,笑着解释了下。 现在,他们几人不会因为自己投了五万块钱只占了2%的股份而唠叨了,只怕心中恐怕会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多要点股份。 这可是一个分店的数据啊,如果开了几十家分店,这一天的营业利润就能让他们回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