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用来做实验的仪器,因为我看到了酒精灯和电解棒。
看样子,郭侃应该是个生物学家或者化学家,这一层楼,更像是他的研究室,但我们翻遍了写字台的抽屉,也没找到任何研究笔记,只发现了几个很老的信封。
怪异的是,每一个信封上都没有寄信人的名字和地址,只写了一个日期,以及一个收信人的名字:郭侃。
我靠,还真叫郭侃!
信封上写得都是汉字,起初是繁体,后来变成了简体,笔记出自同一个人,最早的一封信写于1896年,最晚的一封信写于1996年,前后跨度正好一百年时间。
而且从信封的折旧程度上来看,最早的信封恐怕真的是百年前的东西,如今它已经脆得不成样子,我将其拿起来的时候,手指上的力道稍重了些,竟然直接捏碎了一个角。
每封信上的内容都是寥寥几个字,有些信纸上的字迹早已变得难以辨认,能辨认出内容的几封信,上面的话语都非常怪异。
我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才辨认出最早的一封信上的内容:我知道你没死。
后面几封信的内容实在看不清了,直到1934年的一封信中再次显现出比较清晰的文字:我找到了!
1947年的信纸上则写着:我活着出来了。
1968年的书信内容为:那个人是真实存在的。
1989年的书信内容:你的研究毫无意义。
写于1996年的最后一封信上写着:我需要你的能力,来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