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创意需要土壤(1 / 2)

经济咨询所 冰镇山竹 3849 字 2019-03-15

很多广告公司做出来的广告不打动人,根本原因就是甲方思维太严重了,不能从用户体验出发。

而不是想方设法地将鱼钩卖给垂钓者,应该是思考什么样的鱼钩,更容易让鱼上钩。

“广告公司存在的前提,是在于提供外部视角和社会洞察,洞察个体的消费者的偏好趋势和社会文化心里的变迁。”罗北吃了个丸子说。

“现在很多的广告公司,都为了迎合甲方,客户说什么就做什么,矮化自身的价值,最终沦为执行公司,赚辛苦钱,还不讨好。”罗北说。

尤其现在广告界流行的月费制、年费制,甲方定期给予乙方一笔钱,在这期间,广告公司要提供一切合同里的服务。

但服务项目却过于繁杂、庞大、缺乏明确的内容边界,可以说,只要是营销的工作都属于广告公司服务。

不少甲方觉得既然给了钱,就把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都扔给广告公司做,不然就感觉亏了。

罗北见过不少广告公司为了讨好甲方,最后沦为保姆公司,就连跑腿替领导接小孩下幼儿园的都有。

当然月费制也有好处,就是让乙方有了相对稳定的经济来源,上班族不用每天都四处找客户。

同时长期与一个相对熟悉的广告公司合作,节省了很多筛选代理商的成本和沟通成本。

“那这些广告公司也太可怜了。”时妍妍怜悯地说。

“没什么值得可伶的,这是它们自己的选择。”罗北摇摇头说。

“要是它们敢拍桌子与甲方叫板,拿出一个能赢得消费者的广告,甲方就不会如此嚣张,甚至会将广告公司捧在手上。”罗北喝了口菜汤说。

“但好的广告哪有这么容易想出来,你以为谁都像你这么厉害阿。”时妍妍不认同罗北的意见。

“要做出一个好的广告是不容易,但广告存在几千年了,其实很多时候都是有迹可循的。”罗北淡淡地说。

什么是广告?其实就是菜市场里,一个渔夫见有很多人都在卖鱼,于是拿了个牌子,在上面写上:卖鲜鱼。

然后,第二天又有一个渔夫,竖个牌子:卖全市场最好的鱼。

这就是最早的广告。

“那你告诉我有什么‘迹’可循?”时妍妍问道。

“首先广告公司要懂用户,这是它们的立身之本。”罗北放下筷子认真地说。

“一家好的广告公司在做每一个广告之前都会深入了解用户。”

“为了能真正地了解用户,他们会坐火车、大巴去到四五线城市,一家一家店地走访,与经销商谈,与销售员谈,与上门买东西的顾客谈。”

“这么辛苦?”时妍妍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些事情,意外地说。

“不但如此,他们还会邀请消费者开座谈会;在消费者的企鹅群,微信群当卧底,观察消费者都在聊什么,是怎样谈论产品的。”罗北说。

像一些相机、牛奶饮料、护肤品这些产品的论坛,少说有几百个这样的“卧底”。

“在品牌营销策略出来之前,仅是产品竞争力报告、消费者报告、竞争报告,这三份合同都要花大半年时间去完成。”罗北比划说。

从用户的喜好厌恶去认识品牌,从用户的希望与恐惧去思考产品,从用户的认知与局限去理解分析竞争。

广告公司不需要做产品的专家,而要做用户的专家,产品的行家,扮演好这样的角色。

真正做到站在用户的立场出发,做出来的广告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这也太难了吧,单是听你这么说,我的脑袋都有点发胀。”时妍妍双手捂住脑袋晃了晃。

罗北看见时妍妍可爱的模样,不禁笑道:“你这样把脑袋晃晕,都不会想出好的创意。”

“那这样晃呢?”时妍妍做了个鬼脸上下摆起头来。

“你小心把脑袋晃掉。”罗北笑道。

“那好的创意,怎么才能晃出来?”时妍妍问道。

“第一,就是我刚才说的,在了解消费者和社会文化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罗北说道。

“第二就是,为甲方提供创造性的商业解决方案。”罗北继续说。

“那这创造性方案又该如何想出来呢?”时妍妍像个好奇宝宝地追问。

“晤。”罗北沉吟了片刻说:“这其实与国内广告公司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怎么又与工作环境扯上关系了?”时妍妍用手托着下巴,双眼看着罗北。

“创意的诞生,是需要土壤的。”罗北说道。

“没有自由思考和表达的环境氛围,没有鼓励创新的奖励机制,就不会有创意的诞生。”罗北说。

就像现在普遍使用直升飞机,通过高速旋转的螺旋桨产生的风力,将电线上的积雪迅速吹落。

事实上,这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其实是一群工程师在一次茶话会上经过上百个傻X想法后得到的想法。

其中不乏一些,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