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从线上到线下(1 / 2)

经济咨询所 冰镇山竹 4224 字 2019-03-15

“合作愉快。”罗北听见刘育鹏接受自己的报价后,笑着说。

“那刚才你说的数千万生意,到底怎么回事?”刘育鹏迫不及待地问。

“先从计划的开端,微商这一块说起。”罗北整理了一下语言。

刘育鹏、郭祥聪、世雅槐全都竖起耳朵。

“首先,你让你的每一位员工,都发展1000位同城好友。”罗北说。

“为什么要这样做,并且还要是同城的。”刘育鹏不理解说。

“1000个人分散在一个省,一个国家可能不怎么起眼,但如同都在同一个城市,这样局部地区的知名度、热度就非常高。”

“同时,同城更容易操作,你的销售渠道还没打通,运输成本这些问题,在同城都会大大减少。”罗北解释说。

“原来如此。”刘育鹏恍然说道,然后问:“那微商大概需要多少时间能做起来?”

“从开始到在当地具有一定知名度,大概需要1~3个月之间,半年内在省内应该都会不错的知名度。”罗北想了想说。

刘育鹏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微商成功后,就要开始开展线下的门店。”罗北接着说。

“等等,我这卖黑豆油、黑豆腐,直接进驻超市、商店就好了,有需要自己开门店吗?”刘育鹏打断罗北的话说道。

开门店,那店铺租金,设备购买,新招员工需要不小的资金,成本瞬间就会增加许多。

在刘宇鹏眼中,没必要这样费力不讨好地开店。

“老刘,一个品牌的建立,单靠线上知名度是不够的。”罗北顿了顿说。

“网上热度是一种转瞬即逝的东西,没有线下门店作为基础,单靠微商你的品牌是做不远的。”罗北说。

线下门店的存在,是给消费者最直观的品牌定位,也是给消费者最直接消费体验的渠道。

每一个在网络上崛起的品牌都想做自己实体店,因为他们都知道自己的品牌到底多么“虚”。

今天上热搜,明天凉飕飕。今天被估值数千万上亿的企业、商品,明天就可能一文不值。

这样的例子太多,某个商品因为网络的因素而爆红,接着资本接踵而至,产品主人看见突然起来的投资,立刻膨胀了,待价而沽。

却没有想到,自己的商品并不是刚需,溢价部分,全是因为一时的关注而带来的,当潮流一变,就瞬间打回原形,一文不值。

“那这门店怎么开,该开在什么地方?”刘育鹏非常理智地问。

“门店的商品最好是那些保质期较短的,主打产品是黑豆浆,黑豆腐、黑豆糊这些。”罗北说。

“确实,这些东西现做现卖是最好的。”刘育鹏点点头。

“至于选址,专门挑生鲜门店。”罗北嘴角一扬。

“生鲜门店?”刘育鹏先是露出疑惑的眼神,下一刻瞬间瞪大:“这绝了。”

生鲜门店的消费群体,与刘育鹏的产品的消费群体高度重合,直接借助生鲜门店导流。

甚至可以说,趴在生鲜门店身上吸血。

“当线上线下都有一定规模后,就是正式发力的时候。”罗北喝了口奶茶后继续说:“这个时候,你去找当地的厨师协会联合举行一场厨艺大赛。”

“厨艺大赛?为什么要是厨艺大赛?”刘育鹏不解地问。

“因为这个时候,你需要的是业内知名度。”罗北放下茶杯说。

“厨艺大赛能直接吸引全国的餐厅、食品商的到来,到时候你就可以直接将你的产品展现给他们。”罗北淡淡地说。

刘育鹏听罗北这么一说就完全懂了。这些天,刘育鹏跑餐厅推销黑豆油,受了多少白眼,刘育鹏是再清楚不过。

有了厨艺大赛这个平台,刘育鹏就有了正式展示自己产品的机会,也不需要到各地去,并且在厨艺大赛上展示,无疑直接拉高自己产品的档次。

“通过厨艺大赛,你就能与全国各地的商户合作,销售渠道全面铺开,但中间的物流,还有你商品产能问题,你千万不要忽视。”罗北提醒说。

罗北担心刘育鹏到时候,见到突如其来的生意,没忍住都接下来,最终没货或者供货不及时,导致得不偿失。

“好,我会记住的。”刘育鹏应道。

“具体细节我们以后再说,老刘,你先和曼灵将微商用的宣传文案写好。”罗北示意哈曼灵说。

“啊。”哈曼灵听见罗北突然说到自己。’

“嗝。”哈曼灵没忍住打了一个饱嗝,立刻用小手捂住自己嘴,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一般。

“抱,抱,抱歉。”哈曼灵连忙说。

哈曼灵从到罗北的店里就开始进食,就连刚才罗北和刘育鹏在谈话的时候,都没忍住悄悄地进食。

哈曼灵与罗北对视了一眼。

“嗝。”

“嗝。”哈曼灵发现自己打嗝竟然停不下来了。

“都